
[fall short;shortage] 不足
(1).愚拙。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然恨资性短缺,学出己意,无有师法。”
(2).缺少;不足。《林则徐日记·嘉庆十七年十月十六日》:“询知此处人夫短缺,大差络绎,有客商自省中来,先到半月,尚在此间等候者。” 茅盾 《子夜》十二:“ 吴荪甫 努力镇静,暂且搁起了心里的公债问题,先来商量怎样应付那忽然短缺了的十万元。”
(3).缺陷;缺点。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二章:“互助组里头没捎带一家没牲畜户,也是咱的短缺。”
短缺在汉语中表示物资、资源或数量上的不足或缺乏,属于形容词性复合词。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详细解析:
指事物在数量或需求上的欠缺状态,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出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20页。
二字组合强调“因不足而导致无法满足需求”的核心含义。
出处:《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362页。
多用于描述资源、资金、人力等客观事物的不足,如:
“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发展”
“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出现短期短缺”。
语境特点:隐含“需补充”的紧迫性,区别于主观性的“缺乏”。
出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35页。
出处:《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211页。
“经济转型期暴露出能源短缺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发展报告(2023)》
(注:报告原文可参考中国社科院官网:http://cass.cssn.cn/)
“短缺”指某种资源、商品或服务在特定时期内无法满足需求的状态,通常由供需失衡引发。以下是其核心含义和延伸解释:
1. 基本定义
2. 常见类型
3. 影响与应对
4. 与相关概念区别
若需具体领域(如经济模型中的短缺计算)的深入分析,可进一步说明需求。
葆力贲象标书蚕头草料场长楙瞠目弟兄多边贸易发兴凤车傅父革故鼎新冠豸鼓翻聒厅河坎鸿篇钜制挥斥家舍解禄结辙讥讽极重不反诓哄旷迥宽繇鵾鹏来龙列辟戾强六贼銮和露门学买办资産阶级霉气勉谕庙殿磅礴帔子剖玄析微乞嚯囚籍热恩日规上府闪赚砂碛深茂射人适可事先踏索文官蚊幌无冀无价宝霞集销肠酒西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