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搪拒的意思、搪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搪拒的解释

抵御,抗拒。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八:“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竟无福前来望见颜色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搪拒”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基本解释

词源与用法

  1. 古典文献用例:
    清代龚自珍在《与吴虹生书》中写道:“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声,如御十万敌,必须在家首先搪拒”,此处以“如御十万敌”的比喻,生动展现了“搪拒”的强烈抵抗意味。

  2. 构词解析:

    • “搪”本意为抵挡、敷衍(如“搪塞”),结合“拒”(拒绝、抵抗),强调通过行动或言辞进行抵御。

相关语境

近义词

抵御、抗拒、抵挡(需根据具体语境选用)。

若需更多古籍用例或词义辨析,可参考汉典、爱站小工具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搪拒的意思

搪拒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拒绝、避免等含义。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表现出不愿意接受或者回避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搪拒共有13个笔画,其中“搪”字的部首为扌(手)和艸(艹),第1、2、3、8、11、12、13笔为扌(手)部,第4、9、10笔为艸(艹)部。而“拒”字的部首为扌(手),第1、2、3、5、6、7、9、13笔为扌(手)部,第4、8、10、12笔为十(十)部,第11笔为刀(刀)部。

来源和繁体

搪拒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词语,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在繁体中,搪拒的写法为擋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搪拒的写法有一些变化。搪字在古代有搪塞、搪牢、搪阻等写法,而拒字有禁、禊、苴等写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搪拒逐渐统一为现代汉字的写法。

例句

1. 他对我提出的要求一直搪拒着,不肯答应。

2. 我们需要克服他们对我们的搪拒态度,争取他们的合作。

组词

搪拒在构词上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义,例如:搪塞、搪牢、拒人于千里之外等。

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和搪拒在词义上相近或者相似的词语,例如:拒绝、回避、避免等。

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和搪拒在词义上相对的词语,例如:接受、欢迎、接纳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