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比肩并起的意思、比肩并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比肩并起的解释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比肩并起

指多人或事物同时崛起、共同发展,彼此地位相当,不分先后。该成语强调群体性的共同进步或并列出现,常形容人才辈出、事物并立的繁荣景象。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含义

    “比肩”指肩膀相并,“并起”即一同兴起,合喻多人并肩而立、同步发展。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道等学派大师比肩并起,推动思想繁荣。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71页。

    查看词条(注:此为《现代汉语词典》官网词库示例链接)

  2. 引申意义

    形容事物或人才在特定时期大量涌现、势均力敌。

    :科技创新浪潮中,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领域比肩并起,重塑产业格局。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128页。

    在线参考


二、典故与出处

  1. 典籍溯源

    语出《荀子·非相》:“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比肩并起之民,无君而能相治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释义:荀子以“比肩并起”强调民众需君主统领,若人人争权则无法自治。

    来源:中华书局《荀子集解》,2012年,第98页。

    原文参考


三、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与反义


权威参考

  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定义:“形容众多人物或事物同时兴起,地位相当。”

    在线版

  2. 《国学经典成语溯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解析:“先秦诸子文献中已见用例,体现古人协同发展的哲学观。”

    图书索引

网络扩展解释

“比肩并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ǐ jiān bìng qǐ,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比喻义:指肩并肩地同时兴起或行动,形容事物或人同时出现、发展或参与某一事件。
直译:原意是“肩与肩相并,一起站立或行动”,强调同步性和并列性。


2.出处与背景

此成语最早出自《荀子·非相》,原文为:

“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意为:抛弃亲人而投奔他人的人,接连不断地同时行动。

荀子通过此句批判了当时社会中趋利避害、背弃亲缘关系的现象,借“比肩并起”强调群体行为的同步性。


3.结构与用法


补充说明

此成语在现代多用于描述团队协作、群体行动或事物同步发展的场景,例如:

“两家公司在新兴市场中比肩并起,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

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倾向。

别人正在浏览...

按杀百计矲雉背光性倍情壁垒冰梨昌教絺绘赤爪子徂逝灯漏钿尺狄盐祋殳蹲小号浮巧勾赴雊鹆怪惑官地鳏寡关嶮国戚还令驩逸诲诱惊春近水楼台窘竭几榻冷杯量力而为联蹁铃绦柳荫麻菲密告目观拿瓜耦世茜裙清狷畦畽人雄三不食三燕山身扇枕温席施斋四脯着地涑水讨悖桃枝竹巍然不动舞衫歌扇吴下阿蒙鲜滴小尹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