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密告的意思、密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密告的解释

(1).秘密地报告;秘密地告诉。《后汉书·皇甫规传》:“会友人 上郡 太守 王旻 丧还, 规 縞素越界,到下亭迎之。因令客密告 并州 刺史 胡芳 ,言 规 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求藏见怪》:“适 秋岳 来探病,其怪隐匿床下瓶内,家人密告之。”

(2).秘密地告发。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九章:“尤其是一想起 刘栓儿 密告 周世忠 那件事, 古佩雄 抑制不住地怒火升腾起来。”

(3).不让人知道的告发信。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 么吵吵 的第二个儿子,因为缓役了四次,又从不出半文钱壮丁费,好多人讲闲话了;加之,新县长又宣布了要整顿‘役政’,于是他就赶紧上了封密告,而在三天前被兵役科捉进城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密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秘密报告或告知
    指私下传递信息,不公开进行。例如《后汉书·皇甫规传》中记载的密告行为。
  2. 秘密告发
    暗中举报他人,常见于涉及法律或权力斗争的场景。如管桦《将军河》中提到的密告事件。
  3. 匿名的告发信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描述的“密告”即通过匿名信揭露他人行为。

二、引证与出处

三、近义词与关联词

四、应用场景

  1. 文学与历史:多用于描述权谋、间谍活动或私人信息的隐蔽传递。
  2. 现代语境:可指匿名举报,如职场或社会事件中的隐秘揭发行为。

五、语言对比

“密告”强调行为的隐秘性,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密告的意义

密告是指秘密告发或报告他人的违法行为或秘密活动。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密,指秘密、隐藏;告,指向人宣布或报告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按照汉字拼音的规则,密告的两个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言"。

"宀"是指"宇宙"的意思,被称为"宀部",也表示与房屋或内部活动有关的含义;"言"是指"言语"的意思,被称为"言部",也表示与言论或语言有关的含义。

密的笔画为5画,告的笔画为7画。

来源和繁体

《密告》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早期的写法为"冏"和"告"的合体字。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和演变,逐渐衍生出现代的写法"密告"。

密告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密告",保留了原有的连续笔画特点。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密告"的古时汉字写法为"冏告"。

例句

1. 他向警方密告了贩毒分子的藏匿地点。

2. 这个举报信是由匿名者密告的。

组词

1. 密信:秘密传递消息的信件。

2. 密室:门窗紧闭的房间。

3. 密码:用特定规则将信息转换成符号或特定形式的编码系统。

4. 密谋:秘密计划或策划。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举报、告发、揭发

反义词:隐瞒、保密、包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