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桂娘 也日日无情无绪,懨懨欲睡,针线慵拈。” 清 黄景仁 《木兰花慢·京口清明》词:“只无情无绪,閒吟閒咏, 江 草 江 花。”
无情无义
指人缺乏情感和情义,形容待人冷漠、不念旧情,多用于批评人际关系中的薄情寡义行为。该词由“无情”(没有感情)和“无义”(不讲道义)复合而成,强调情感与道德的双重缺失。
核心释义与用法
情感与道义的缺失
形容人冷漠自私,不重视感情或恩义,如对亲友、伴侣的背弃。例如:“他发达后便对恩师无情无义,令人心寒。”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1372页。
文学与历史用例
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满少卿无情无义,悔之晚矣。” 体现对背信弃义行为的批判。
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二刻拍案惊奇》原文库(链接)。
近义辨析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第1028页。
权威文献佐证
语言学解析
《汉语大词典》指出,“无情无义”属并列结构复合词,始见于明清白话小说,反映传统伦理中对“情义”的重视。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第10卷,第356页。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情义”是社会关系的核心准则。该词的使用暗含对违背伦理行为的批判,具有道德教化意义。
来源: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9页。
现代应用场景
多用于谴责背弃亲情、爱情或友情的行为,如:“公司危难时他卷款潜逃,实属无情无义。” 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主观评价。
“无情无绪”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人没有心思、情绪低落,表现出苦闷无聊或冷漠的状态。
经典出处
最早见于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另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九出也有类似用法:“使奴无情无绪,困倚绣床,如何消遣!”。
例句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描述因情绪低落、失意或冷漠而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的状态。例如: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词典及文学作品引用。
鳌鼻保险公司朾螘謘謘川光储妃刍议丛攒雕绘掉文貂缨东沙群岛繁英分心挂腹佛出世赋彩滚柱轴承浩丽鹤凫黄花酒画外音奬诱机顶盒缉麻金券浸洗狙狂懒慢良才辽逈领系履藉茅绹淼寥鸣弹末法牛蚁坯户谦恭青霭侵克牷牲散剽杀断善佞讪笑烧炭释词漱口穗带贪夫狥利通铺讬根万舞微志霞敞霞气下泽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