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风骨的意思、风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风骨的解释

(1) [strength of character]∶顽强的风度、气质

风骨奇伟。——《南史· 宋武帝纪》

风骨可鉴

(2) [vigour of style]∶写字、作画或作文的风格有个性、有力量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魏书·祖莹传》

详细解释

(1).指人的品格,性格。《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 姚兴 覩之而醉心, 宋祖 闻之而动色。” 宋 王禹偁 《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 后唐 之出也,且风骨俊秀,异乎诸孤。” 胡先驌 《诗别萧叔絅燕京》:“ 萧郎 二十风骨奇,崭然头角何嶷嶷。”

(2).指刚正的气概。《北齐书·武成十二王传论》:“ 文襄 诸子,咸有风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文恭 少年浑涵端重, 文达 正当以风骨勖之,何反虑其过刚?殊不可解。”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莲蓬人>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3).古典文艺理论术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4).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唐 陈子昂 《<修竹篇>序》:“ 汉 魏 风骨, 晋 宋 莫传。”

(5).指文学作品刚健遒劲的格调。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品藻》:“ 许景先 之文,如丰肌腻理,虽穠华可爱而微少风骨。”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总论》:“ 唐 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 魏 晋 之风骨,换 梁 陈 之俳优。”

(6).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曹不兴》:“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法书要录》卷六引 唐 窦臮 《述书赋下》:“ 开元 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风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两个核心层面解析:

一、人的品格与气质

  1. 刚正的气概
    指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表现为不屈服于权势、坚守原则的品格。例如《北齐书》提到“文襄诸子,咸有风骨”,即强调刚正不阿的精神。

  2. 顽强的风度与气质
    形容人在逆境中展现的坚韧气质,如《南史·宋武帝纪》中“风骨奇伟”,即通过外貌与气度体现内在力量。

二、文学艺术的风格特质

  1. 创作中的个性与力量
    在文学、书画领域,指作品具有独特且刚健的格调。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强调语言端直与意气骏爽的结合。

  2. 刚健遒劲的审美追求
    如《魏书·祖莹传》提到“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要求创作者突破传统,形成个人风格。

补充说明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风骨”既是对人格的褒扬,也是对艺术境界的概括,贯穿了中华文化中对精神力量与审美标准的双重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二

《风骨》这个词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具有独立坚定的性格和精神风貌。下面将对这个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的解释、来源、繁体字形、古时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进行简要说明。 拆分部首和笔画: 风(部首:风,笔画数:8) 骨(部首:骨,笔画数:9) 来源: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风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的性格和气质,骨则代表着人的本质和血肉之躯。将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风骨》这个词汇,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独特性格和魅力。 繁体字形: 《风骨》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風骨」。 古时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风的写法为「上寸下凡」,骨的写法为「上骨下虍」。 例句: 1. 他虽然不善言辞,但是他具备着一副坚毅的风骨。 2. 这座古老的城堡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风骨。 组词: 风骨昂扬、风骨独秀、风骨激昂等。 近义词: 风采、气质、韵味。 反义词: 庸俗、平庸、无趣。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表兄补阙不然陈惊座充选出奇粗浅大朝调罄东明仿冒鼖镛肤札干燥篝灯呵冻钩矩钩挐横汾惶沮黄箓斋皇曾祖徽帮阍守加日瘕症金牕克济夸诞乐道冷节两帝廉公袴练色埒名利巧理问龙江剧聋矒漏尽锺鸣露屑马文棉籽饼鸣弹钤盖七丝日行千里傛傛如箭离弦三权分立山上有山霜台水火兵虫说不来说则鼠矢天牧腿绷王考下列小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