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秫的意思、丹秫的详细解释
丹秫的解释
古代用作染料的赤粟。《周礼·考工记·钟氏》:“ 鐘 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丹秫,赤粟。”
词语分解
- 丹的解释 丹 ā 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中药:丸散膏丹。 姓。 笔画数:; 部首:丿; 笔顺编号:
- 秫的解释 秫 ú 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泛指高粱:秫秸。秫米(高粱米)。 笔画数:; 部首:禾;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丹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
基本释义
指赤粟,即红色的粟米(古代谷物的一种)。在古代,丹秫被用作染料的原材料。
-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考工记·钟氏》,原文记载:“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描述了用丹秫浸泡朱砂(红色矿物染料)并加热的染色工艺。
-
历史注释
东汉经学家郑玄在注解《周礼》时,引用了郑司农(郑众)的解释:“丹秫,赤粟”,进一步明确了其植物属性和颜色特征。
-
用途
主要用于染制羽毛或织物,属于早期天然植物染料的范畴,体现了古代染色技术对自然材料的依赖。
总结来看,“丹秫”是古代染红色时的重要材料,兼具实用与文献研究价值。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近义词、反义词或发音,可参考相关工具书或语言学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丹秫(dān zh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红色的丝线包裹稻谷。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拆分部首:丶(丨)和禾;
- 笔画:共有11画。
来源:
丹秫的字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期的甲骨文。它是由禾(稻谷)和丶(丨)两个部首组成,形象地表示了稻谷被红色的丝线包裹。
繁体:
在繁体中,丹秫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一样,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丹秫的写法和现代略有不同。具体来说,它的笔画数目可能会因为字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句:
1. 农民们正在用丹秫来保护稻谷,防止脱粒;
2. 她手巧地用丹秫将稻谷包裹好。
组词:
丹秫目前没有派生词。
近义词:
红丝绵(hóng sī mián)、红丝袋(hóng sī dài)。
反义词:
裸粒(luǒ lì)、裸谷(luǒ gǔ)。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