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倥偬的意思、倥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倥偬的解释

亦作“ 倥偬 ”。亦作“ 倥怱 ”。 1.困苦窘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傯於山陆。” 王逸 注:“倥傯,犹困苦也。”《后汉书·张衡传》:“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李贤 注引《埤苍》曰:“倥偬,穷困也。” 唐 韩愈 《人日城南登高》诗:“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傯。” 清 龚自珍 《江左小辨序》:“使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闻其逸事而慕之,览其片楮而芳香悱惻。”

(2).事情纷繁迫促。《后汉书·卓茂传论》:“ 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斯固倥傯不暇给之日。”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敲扑諠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凡有行役,虽数日程,道路倥偬之际,亦有日记。” 清 王愈扩 《周亮工小传》:“戎马倥怱,不废讲咏。”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五月初之信及照相,早已收到,倥偬之际,遂未奉闻也。”

(3).指匆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德报怨》:“﹝ 贾泳 ﹞倥偬而退, 贄 ( 竇贄 )颇衔之。” 清 金捧阊 《守一斋笔记·十三阁老》:“忽见一妇人,长八尺许,衣麻6*衣,倥偬而来。” 柯灵 《香雪海·小浪花》:“因为行色倥偬,我没有机会问 陈鹤皋 献身红氍毹上的经过。”


见“ 倥傯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倥偬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倥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重语义的古语词,读音分为两种形式,词义随语境产生明显分化。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释义:

  1. 读音kōng zǒng

    表示“蒙昧无知”的状态,如《楚辞·九思》中“悃愊兮倥偬”即用此义,形容混沌未开化的精神面貌。现代汉语中该用法已逐渐式微。

  2. 读音kǒng zǒng

    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 事务繁忙:如《后汉书·张衡传》载“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指重要事务处理前的紧张筹备状态;
    • 困苦窘迫: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匡维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于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责乎”即含此批判性语境;
    • 军事仓促:《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玄德倥偬之中,有失迎接”生动展现战事紧迫的场景。

该词的词性演变轨迹清晰呈现:先秦时期作形容词表蒙昧,汉代发展出名词性用法指繁务,唐宋后衍生出动词化表达“匆忙行事”的引申义。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特别指出,现代书面语中“戎马倥偬”已成为高频使用搭配,多用于描述军政要务的繁忙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倥偬”(kǒng zǒng)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繁忙紧迫

指事务纷繁急迫的状态,常用于形容军事或政务的忙碌。

2.困苦窘迫

表示生活或处境的艰难窘迫。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例证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边邑兵尘炳露不抗不卑唱导产前齿根痴傻重挂春装搭路搭脉大清明登山运动电离度堆谷场肥伟福至心灵根着宫楼寡乏过存核子反应红藕潢池赤子荒馑皇衢换算回眸豁喇鹘兀嘉愿静居矜谅晋年揪结絶望贶室赉况凌秽领喏临危不惮隶行昧视鸣骹母老虎南甸潜难轻耎秋风过耳壤翁赛璐玢射工是答儿枢钧铁册帖职透支银晚寤未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