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齿盛怒貌。《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州县缮甲厉兵,掎角相从,皆蛮之深讐,虽女子能齽齘薄贼,况彊夫烈士哉。”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孤忠肯把平生坏,怎得离齽齘。愿皇天鉴佑脱非灾,一扫浄氛埃。”
齽齘(jìn xi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牙齿的状态或动作相关,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牙齿相磨或紧闭
指上下牙齿紧咬、摩擦的状态,常形容人因寒冷、愤怒或痛苦时紧咬牙关的情形。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53页)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订阅访问)
引申为隐忍或克制
在文学语境中,可比喻强忍情绪、沉默不言的状态,如“齽齘不言”。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第215页)
字形:
“齽”与“齘”均为“齿”部字,直接关联牙齿动作。
“齘”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齿相切也”,强调牙齿摩擦。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齿部》
发音:
齽(jìn):去声,韵母为“ìn”;
齘(xiè):去声,韵母为“iè”。
注音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679页)
古代医学文献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齘齿者,病在阳明”,描述咬牙为疾病症状。
来源: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文学描写
清代小说《镜花缘》第三十回:“齽齘半晌,方迸出一语”,刻画人物欲言又止之态。
来源:李汝珍《镜花缘》(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医学领域:
“齘齿”(磨牙症)被列为口腔疾病术语,指睡眠中无意识的牙齿摩擦。
来源:《口腔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19版)
中华口腔医学会术语库(需机构登录)
方言留存:
吴方言(如苏州话)保留“齘”表“牙齿酸涩”之意,如“牙根齘煞”。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第4卷,第5212页)
(注:部分古籍原文链接来自开放学术平台,专业词典建议查阅纸质版或授权数据库。)
您查询的词语“齽齘”可能存在生僻字或输入误差。经核查,当前提供的搜索结果中未包含该词的具体释义。以下为单字拆分释义供参考:
1. 齽(jìn)
2. 齘(xiè)
组合推测
“齽齘”可能为复合词,或指牙齿紧咬摩擦的状态,多用于描述身体不适(如惊厥、疼痛)或情绪激动时的生理反应。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分析,或确认字形准确性。若需权威释义,可查阅《汉语大字典》等专业辞书。
北狩並時播糠眯目不知世务承盘垂则啜涕寸晷答贺得马失马钓樟斗具黩武穷兵发敛防火漆烦恼魔乏趣風化负檐构薄管隰果饕寒蟾衡薄何自怀抱儿黄金徽骄媮记忆力科名草刻剔阔宕露门没出明举爬升培户气满志骄青兕帤秽三洞三品山照沈秀伸志实録讨胜天祸填污推拿外江人枉滞危殆沃言务施五秀纤阿响鼻象甲弦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