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圆券的意思、金圆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圆券的解释

[paper money issued by Kuomingtang in 1948] 国6*6*党政府在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

详细解释

6*6*党政府在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圆券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金圆券是中华民国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发行的一种法定货币,旨在通过货币改革挽救当时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其名称中的“金圆”源于政府宣称以黄金储备作为发行担保,但实际执行中并未兑现承诺,最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金”象征货币的贵重属性,“圆”为货币单位,“券”指代纸币凭证,合称体现其作为官方信用货币的性质。根据《中国近代金融史》记载,金圆券规定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并强制民众兑换黄金、白银及外币。初期最高面额为100元,但不到一年内因滥发而出现100万元面额,购买力急剧缩水,一袋纸币仅能换取几斤大米。

该货币政策失败的核心原因包括:缺乏实质性贵金属支撑、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军事开支消耗过量发行准备金等。《货币崩溃史》指出,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达130万亿元,较初始发行额增长逾千万倍,直接导致货币体系彻底崩溃。这一历史事件成为国民政府经济治理失败的标志性案例,也为现代货币理论提供了重要研究样本。

网络扩展解释

金圆券是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旨在应对经济危机但最终失败,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发行背景与目的
    1948年,国民政府因法币严重贬值、通货膨胀失控及内战军费激增,决定进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1元金圆券兑换300万法币,并强制民众将黄金、白银及外币兑换为金圆券。

  2. 流通时间与结果
    金圆券自1948年8月19日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仅存续约10个月。期间发行了50种券别,面值从1元到500万元不等。因滥发无度,导致物价飞涨,经济彻底崩溃,民众财富被掠夺。

  3. 政策特点

    • 强制兑换:禁止持有黄金、白银和外币,违者没收;
    • 价格管制:以1948年8月19日物价为基准,禁止议价;
    • 外汇管控:强制登记个人外汇资产。
  4. 历史意义
    金圆券的失败标志着国民政府经济体系的瓦解,加速了其政权崩溃。其恶性通胀成为近代货币史上的典型案例,反映了政权末期经济政策的失当。

  5. 其他信息
    如今,金圆券作为民国纸币的收藏品类之一,因历史背景和版别多样而受关注,但实际市场价值较低。

(注:部分细节可参考、3、6、7、11等来源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八案包准儿备埽洒辨利参差彻明枨拨骋迈澄神离形垂察春浦错迕锉子大卵石澹沲丹旌大蒜恶讨发德奉达革风易俗贵寿归嬉骇栗缓劲甲等讲德兼领夹帐借掇街谈禁狱军人躝跞冷话连緜门床马道霓帔牛鬼少年弄思碰命钱粟骑京鱼穷乡软颤盛会世官署额説矮话熟水舒泻摊饭天弢头秃王压坟五菜下第霞光小区枭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