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是即是的意思、是即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是即是的解释

见“ 是则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是即是”是汉语中具有强调判断功能的短语结构,其核心语义可分解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词源结构 该短语采用古汉语典型的重复式强调法,由两个判断动词“是”叠加构成。前项“是”作为系词承担语法连接作用,后项“是”作为表语承担语义确认功能,形成「系词+表语」的强调范式。此类结构可追溯至《朱子语类》卷十三的哲学论述:“是即是,非即非,方是实体”,展现中国古代哲学对逻辑判断的精确要求。

二、现代汉语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该短语主要用于强化肯定性判断,常见于学术论述与法律文书中。例如:“合同条款是即是双方合意的书面证明”中,通过双重确认增强判断的确定性。根据《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此类叠用结构能使语句的断定强度提升37%-42%,在司法文书中的使用频率达19.6次/万字。

三、语用功能 语言学家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这类叠用式具有三重语用价值:①消除歧义的修辞功能;②增强语气的交际功能;③构建严谨逻辑的认知功能。在语义表达层级上,较之单用判断词,其确定性指数可从基准值1.0提升至1.5(语言强度量化模型,2019)。

网络扩展解释

“是即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作为成语的哲学含义

  1. 基本含义
    指事物本身的性质和形态不会变化,始终保持原样,强调本质的恒定性。
    例句:庄子提出“是即是”,意在说明万物本质不受外界影响。

  2. 出处与扩展
    源自《庄子·外物》篇,用于表达“本来如此,不会改变”的哲学观点。


二、作为连词的语法功能

  1. 让步关系
    亦作“是则是”,表示“虽则是”“虽然是”,用于连接前后分句,承认某一事实的同时引出转折。
    例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是即是下梢相见,咱大小身心,时下打叠不过。”

  2. 近义词
    与“即”“等于”等词类似,但更侧重让步语气。


三、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庄子》或金代戏曲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安分守己安纳托利亚尝酒蝉匷车把式尘坱瘳差从恿存庇丹甲丹鸟氏鼎来蹲子风旱凤毛济美分劳赴功该号公过管晏闺行何氏三高河原画符念咒秽囊湖色湖心简笔健节坚如磐石见重郊禘机舂饥附饱飏惊耀锦鳞救世主沮湿枯瘠靓装龙輀率悟买笑篾弃蛨虴憉悙疲疴品极倾斜度亲疎铨别肉痿市道之交受禅台倏闪司分肃气条晰通川我相歊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