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诋诃的意思、诋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诋诃的解释

亦作“ 詆呵 ”。诋毁;呵责;指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刘季绪 才不能逮於作者,而好詆訶文章,掎摭利病。” 南朝 宋 何尚之 《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 衡阳 太守 何承天 与 琳 比狎,雅相击扬,著《达性论》,并拘滞一方,詆呵释教。” 宋 陆游 《自规》诗:“耄年尚欲鞭吾后,太息无人为詆訶。” 傅尃 《题叔容文绝句》之二:“ 子云 但得 桓谭 在,一任羣儿肆詆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诋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dǐ hē,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诋诃”意为诋毁、指责或严厉批评,通常指用激烈的言辞攻击他人或事物。例如,三国时期曹植曾用此词形容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

2.词源与演变

3.例句与语境

4.近义词与反义词

“诋诃”强调以激烈言辞否定他人,常见于文学批评或学术争论中,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文心雕龙》或曹植文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诋诃》是一个汉字词语,用于表示对人进行讽刺、讥讽、嘲笑或批评的行为或言论。它包含两个部首,左边是“讠”(讠部),表示与言语有关,右边是“非”(非部),表示不正当、错误。汉字“诋”的古代写法是“辶+言+反”,表示言辞不当、言辞相反。汉字“诃”的古代写法是“讠+母+金”,表示以讥讽、嘲笑来表达不满。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周礼·秋官司寇》:“诋诃不惩,背上大悖。”意思是指对于轻蔑、侮辱的言辞不进行惩罚,就会导致严重错误。在繁体字中,《诋诃》这个词保持了和简体字相同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诋诃的写法略有不同。诋的古代写法是“辶+言+反”,诃的古代写法是“讠+母+金”,但这两种字的含义相近,都表示批评、讽刺等意思。 例句: 1. 他对我的创意表示了一番诋诃。 2. 她在讨论会上诋诃了政府的政策。 组词: 1. 诋谤:指通过言辞或行动故意对他人进行贬低或诽谤。 2. 诋毁:指通过批评、批判等手段有意地降低他人的声誉或形象。 近义词: 1. 讥讽:表示以嘲笑、讽刺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批评或激烈的指责。 2. 嘲笑:表示对于别人的言行表现出轻蔑或嘲讽。 反义词: 1. 表扬:表示对他人的行为或成就给予正面评价和称赞。 2. 赞美:表示对他人的品行、才能等方面给予高度赏识和称赞。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