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麻捶的意思、麻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麻捶的解释

即麻槌。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参见“ 麻槌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麻捶”为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古语词,其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根据《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543页记载,“麻捶”本义指用麻绳捆扎的短木棍,特指古代刑具中的一种杖具。其构词法为偏正结构,“麻”指材质属性,“捶”取《说文解字》中“击也”之本义,组合后专指具备击打功能的麻制器具。

该词在《水浒传》第八回出现“麻捶吊拷”的用例,印证其作为刑具的历史语境。另据《中国民俗大辞典》记载,在江浙地区民间谚语中,“麻捶”曾引申为惩戒顽童的教具,体现器物功能的世俗化演变。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未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属于历史词汇范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明清俗语”,建议现代书面语中优先使用“麻棍”“麻杖”等替代词。

网络扩展解释

“麻捶”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用麻绳制成的短粗鞭槌,通常作为古代刑具使用,行刑前会浸水以增强力度。其字面由“麻”(麻绳)和“捶”(敲打)组成,强调通过麻绳进行打击的惩罚方式。

  2. 历史用途
    主要用于拷问或刑罚,例如元杂剧《蝴蝶梦》中提到“麻槌脑箍”,形容严酷的刑具;《魔合罗》中也描述行刑时“浸麻槌”以增加痛苦。

  3. 文学与比喻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麻捶”常象征严厉的惩罚或训斥。例如《后庭花》用“麻搥下脑箍”暗指逼供手段,引申为对过错者的苛责。

  4. 同义词与变体
    该词也写作“麻槌”,两者在古籍中通用,均指向同一类刑具或惩罚方式。

总结来看,“麻捶”兼具实体刑具和抽象惩戒的双重含义,反映了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严酷性,并在文学中延伸出批评、训诫的隐喻功能。

别人正在浏览...

嗷嗷待食撦磔聪惠悰灵诞漶调官订期凡韵风马牛不相及奋鳞根祖光素顾景惭形横批晦盲否塞晦伪胡三将飞翼伏江气监故绞接脚钱楷床寂嘿浄理济济跄跄举纲魁杓兰橑老爷嵺嵺勠力庬鸿楣机鸟谭逆运算噗噗声潜水运动弃蔑青莲偈青年救国会上替下陵扇骨尚字少庶子神火时阙兽槁树结私斗四明笋鞭威挟委密伪庭玮艺乡胥限止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