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sibility;probability] 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1).表示可以实现。《礼记·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 孔颖达 疏:“供养父母可能为也,但尊敬父母是为难也。”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真正不表示态度的文艺,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2).能否。 清 顾炎武 《不其山》诗:“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 郑康成 ?” 清 黄遵宪 《雁》诗:“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
(3).也许。 唐 韩偓 《偶题》诗:“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妬馨香!”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之二:“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巴金 《里昂》:“一位女主人在席上递给我一件礼物,可能是一本书,一本画册,或者一本照相簿。”
(4).能成事实的属性;可能性。 巴金 《灭亡》第五章:“要不是 杜大心 昨天亲眼在这里看见那件事,那么他一定不相信会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杨朔 《征尘》:“战士的脚步也显得摇晃不定,似乎随时都有被大风吹倒的可能。”
“可能”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兼具形容词与名词两种词性,其核心含义围绕事物发生的可行性或存在的几率展开。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详细释义及例证:
表示可以实现
指事物具备发生的客观条件或能力。
例:“只要努力,可能成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查看词条(商务印书馆官网)
表示推测或不确定性
用于对事件、状态的猜测,常与“会”“能”等助动词连用。
例:“明天可能下雨。”(《汉语大词典》第5卷)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指可能性或机会
表示事件发生的几率或潜在机会。
例:“这个计划有成功的可能。”(《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来源: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哲学与逻辑学中的“潜在性”
指事物尚未实现但具备发展条件的状态。
例:“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可能’(dynamis)与‘现实’(energeia)相对。”(《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组. 古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4.
在古汉语中,“可能”作为短语使用,意为“能否做到”。
例:“如此残年可能度?”(杜甫《寄高适》)
来源: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商务印书馆, 2005.
依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来源: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商务印书馆, 1999.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代汉语词类规范[S]. 2000.
(注:古籍例证均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现代词典释义以最新修订版为准。)
“可能”是一个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通常用于描述事物发生的概率或存在的条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法律文书中的「可能」往往需要量化概率支撑,而日常对话中的使用相对随意。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蝙蝠扇碧落侍郎鬓霜伯甸玻璃春餔时操柄酬答从恶若崩匆剧崔蔡点觑电阙叠秀缔垒动力杜崔对本風俗符扈副顺赋有高妙根韭海米黄手胡羼谏尸谤屠解救节奏感叽叽嘎嘎进筑鸡桑咎过济助扣火矿源礼官零嘴鹿幦履节木然穆肃窃吹群芳争艳人烟三证合一善幻世标十三弦四胡诉辩贪慌忙陶遨天申节贴赔听选五地五色气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