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otive power;power]∶使机械作功的各种作用力
(2) [motive force;impetus]∶比喻推动事业前进的力量
(1).使机械作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风力、电力、热力以及原子能等。
(2).泛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盖自 法 皇 拿破崙 倡祸以后, 欧洲 忽生动力,因以更新。” 毛6*泽6*东 《论联合政府》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动力汉语 快速查询。
动力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核心含义
“动力”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
二、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将“动力”定义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2016年,P326)
《汉语大词典》
强调其双重属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2卷P1023)
三、词源与演变
“动力”为合成词:
(参考: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四、权威用例参考
中国工程院《能源科学术语》定义:“动力系统指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来源:科学出版社,2020年标准术语库)
费孝通《乡土中国》指出:“传统礼俗是维持乡土社会稳定的文化动力。”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P89)
五、相关概念辨析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及学术著作,引用来源可通过图书馆或出版社官网验证(如商务印书馆官网查询《现代汉语词典》ISBN:9787100124505)。
“动力”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1. 物理学概念
指使物体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力,常与能量转换相关。例如: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轮转动,计算公式可表示为做功$W = F cdot s$(力×位移)。
2. 心理学/社会学引申义
比喻推动人行动的内在或外在因素:
3. 工程学应用
指机械系统中提供能量转换的装置,如汽车引擎、电力系统中的涡轮机。现代新能源动力系统(如电动机、氢燃料电池)也属此范畴。
4. 抽象比喻用法
描述事物发展的支撑力量,例如:“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第一动力”“文化传承需要年轻一代的接续动力”。
提示:具体语境中需结合场景判断词义。若指机械系统,多关联物理能量;若描述人类行为,则侧重心理动机;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引申为结构性推动因素。
白居易辨正碧寥兵锋必要産品猖勃长篇吃箇蝨子留只脚除名淙淙活活粗风暴雨寸禀淡霭淡嘴电覆奠挚钓水度长絜短二十五弦汾祠凤岭风榸干固功沽鼓掇顾悸孤挺虎喙昏黝检照教职工蛟珠节检疥骆驼惊气镜沼极荣积下俱瞻连阁柳木腿论绎懋勋蒙胧鸣鸟那就飘霏缥气评唱奇迹散步僧会酾沈澹灾书册朔气田园微闻卧佛寺武阳屋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