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履节的意思、履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履节的解释

犹守节。 汉 焦赣 《易林·剥之节》:“虵行蜿蜒,不能上阪,履节安居,可以无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履节,汉语复合词,由“履”与“节”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践行节操、坚守道义。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解析及用法角度详细说明:


一、字义分解

  1. 履 (lǚ)
    • 本义为“踩踏、行走”,引申为实践、履行。《说文解字》释:“履,足所依也”,强调行动落实。
  2. 节 (jié)
    • 本义为“竹节”,喻指准则、操守。《说文解字》注:“节,竹约也”,后衍生为道德约束(如气节、礼节)。

二、复合词释义

“履节”指以行动实践节操,强调将道德原则付诸实际行为。例如:

“履节”即“履行节操”,需言行一致,不为外物所移。

此词多见于赞誉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之人,如:

“乱世中履节之士,宁死不屈于威权。”

三、经典用例

  1. 《后汉书·独行列传》:

    “(李业)履节弥固,拒受伪命。”

    描述李业坚守臣节,拒绝叛军封官。

  2. 《南史·孝义传》:

    “家贫履节,拾穗养亲。”

    称颂孝子虽贫仍恪守孝道。

四、现代语义延伸

当代语境中,“履节”可泛化理解为: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查看词条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华书局影印本.

    在线阅读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原文链接

  4. 《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原文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履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守节”,即遵守节操或规范。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履节”指保持节操、践行规范,强调行为符合道德或社会准则。该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中,如焦赣的《易林·剥之节》记载:“虵行蜿蜒,不能上阪,履节安居,可以无忧。”

  2. 字词分解

    • 履:本义为“鞋”,引申为践行、履行(如“履行承诺”),或经历(如“履历”)。
    • 节:指节操、规范,如“节俭”“礼节”等。
      组合后,“履节”强调通过行动坚守节操。
  3. 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个人品行或社会治理,例如:

    • 历史记载中“躬履节俭”指亲身践行节俭(需注意此处“节”特指节俭,与“守节”的广义用法略有不同)。
    • 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遵守社会规范,如“步履节奏”虽字面相近,但侧重行为规律,需根据上下文区分。
  4. 权威出处
    主要源自汉代典籍,如《易林·剥之节》,是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重要参考。

“履节”是一个具有道德色彩的词汇,强调通过实际行动维护节操或规范,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狭义(如节俭)或广义(如社会规范)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扳咬饱食终日别都采棺超凡出世冲午抽考创调道儒释东边儿童剧凡迹沸河封君秆草袿衣果尔横徂轰轰锵锵黄楼狐梁健强祭拜季母金科玉臬涓人矩法恳恳悱悱劳保牢扉劳神老有所终领理灵品陋迹眉睫之祸梅首泥马渡江飘飘欲仙轻财仗义青蛇亲切穷年屡月峮嶙软语申叙水灵灵顺济四美贪多嚼不烂趟土马同心合德通庄头秃剸割夏康详请险言险韵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