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考查;询问。《国语·晋语六》:“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 韦昭 注:“讯,问也;阜,众也;靖,安也。言内直谋相亲爱,乃考问百姓,知其虚实,然后出军用师,则怨恶自安息。”
(2).刑拷审讯。《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豫州 刺史 梁相 举奏 畅 不道,考讯,辞不服。”《文选·潘岳<马汧督诔>序》:“考讯吏兵,以檟楚之辞连之。” 张铣 注:“讯,问也……言考问军吏兵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男赤心为国,奋不顾身,冒昧陈言,致皇上震怒,拏送镇抚司考讯。”
“考讯”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通过调查或询问的方式了解情况。例如《国语·晋语六》中提到“考讯其阜以出,则怨靖”,意为通过考查百姓的实际情况来平息怨气。此处的“考讯”强调对事实的核查与分析。
在司法或权力体系中,指通过拷打等手段进行逼供。例如《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记载“考讯,辞不服”,即通过刑讯审问但未得到供词。这一用法多涉及强制手段,常见于古代司法记录。
如需具体文献例证或扩展,可参考《国语》《后汉书》等古籍或相关研究资料。
《考讯》是一个有关考试和询问的词语,通常用于描述对某人进行详细询问或调查以评估其知识、技能或情况。
《考讯》的拆分部首是「言」和「讠」。部首「言」表示与语言相关,而「讠」是一个表示言语的象形字。根据部首和偏旁的顺序,可以知道「考讯」的读音为「kǎo xùn」。根据笔画数目,「考讯」由「口」(3画)+「言」(7画)+「讠」(5画)= 15画组成。
《考讯》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为了从公务员和士人中选拔合适的人才,常常进行严格的考试和询问。这个词的意义逐渐演变为考试和询问的行为。
《考讯》的繁体字是「考詢」。
在古代,「考讯」的写法可能稍有不同,因为汉字的形状和结构曾经经历过一些变化。然而,总体上,字形和现代写法相似,依然包含「口」、「言」和「讠」。
1. 他昨天参加了一场考讯,希望能够获得这个职位。
2. 老师正在对学生们进行考讯,以测试他们对课程的理解。
1. 考试
2. 询问
3. 考核
1. 审问
2. 考察
3. 讯问
1. 回答
2. 响应
3. 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