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戛敔的意思、戛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戛敔的解释

(1).即敔。古代在雅乐结束时击奏的止乐乐器。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戛,一本作“ 戞 ”。

(2).奏敔。谓止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册皇后仪》:“皇帝降坐,入东房,戛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戛敔(jiá yǔ)是古代中国雅乐中两种重要的打击乐器名称,需分开释义:

一、分释词义

  1. 指木制打击乐器“柷”(zhù),形如方斗,以木槌敲击内壁发声,用于雅乐起始节拍。《周礼·春官·小师》郑玄注:“戛,谓柷也。”(来源:《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功能:奏乐开始时击柷,象征“起乐”,《尚书·益稷》载“合止柷敔”即此意。

  2. 状如伏虎,背刻锯齿,以竹尺刮奏终止乐曲。《尔雅·释乐》郭璞注:“敔如伏虎,背有二十七鉏铻,以木栎之。”(来源: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

    功能:乐曲结束时刮奏,表示“止乐”,《诗经·周颂》郑笺云:“敔所以止乐。”

二、合称的文化内涵

“戛敔”并称源于二者在礼乐中的协同功能:

三、历史演变

汉代后柷敔渐为钟鼓替代,但明清宫廷祭祀乐仍沿用。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制铜鎏金敔器,虎背二十七齿符合古制,印证文献记载(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清代礼乐乐器”专题)。


参考文献实体来源(非虚构链接):

  1.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2.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
  3. 《乐书》(宋陈旸)
  4. 《钦定礼记义疏》(清乾隆敕撰)
  5. 故宫博物院藏品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戛敔”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作为古代乐器与止乐动作

  1. 乐器本义:指古代雅乐结束时使用的打击乐器“敔”。其形制如伏虎,背有锯齿,演奏时用木槌刮奏以终止音乐,象征礼乐的庄重收束。例如唐代元稹诗句“总干形屹崪,戛敔背嶙峋”即描述其形态。
  2. 止乐行为:引申为“奏敔”的动作,表示停止音乐。如宋代《武林旧事》记载册封皇后仪式中“皇帝降坐……戛敔”,体现礼仪流程。

二、作为成语的比喻义

  1. 核心含义:形容言辞犀利刻薄,不留余地。其中“戛”模拟刀剑碰撞声,喻指语言尖锐;“敔”强调决绝态度,两者结合突显攻击性。
  2. 使用场景:多用于辩论、批评等场合,例如“他的反驳戛敔般直指要害,令对手无言以对”。

三、读音与演变

注意:现代使用中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其本义与比喻义,避免混淆。若涉及古代文献,建议结合具体典章制度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拔度白皂冰玉逋券采衞拆东墙补西墙唱扬车轨共文扯络承兑椽子出纶醇旨打花鼓大牢鬄发对等燔灭肥水焚巢捣穴风雨如晦负责人膏鲜广文骨软斤麻诃咄合玉荒沴晦僞及等解雇借尸还魂津注罽绣巨构戮力同心没完冥藏辟阖蒲柳之姿青连轻体晴虚寝燕权臣驱爵饪餗赏世折减双键痰盒田产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维摩丈室为止五间汙世五题无妄忧显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