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阁自责的意思、闭阁自责的详细解释
闭阁自责的解释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词语分解
- 闭的解释 闭 (閉) ì 关,合:封闭。闭门。闭合。闭关锁国。闭门思过。闭月羞花。 结束,停止:闭会。闭幕。闭市。 堵塞,不通:闭气。闭塞(?)。 姓。 关合开睁 笔画数:; 部首:门; 笔顺编号:
- 自责的解释 自己谴责自己沉痛自责
网络扩展解释
“闭阁自责”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常用于形容主动检讨自身过失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读音与释义
- 拼音:bì gé zì zé
- 释义:意为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错,强调内省和改正。与“闭阁思过”同义,均出自历史典故。
2.出处与典故
- 来源:最早见于《汉书·何并传》中关于严诩的记载:“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
- 典故背景:严诩为官时以孝行著称,遇到问题或失误时,常闭门自我反省而非指责他人。
3.用法与例句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用于描述个人或官员的自我检讨行为。
- 例句:
- 《后汉书·吴祐传》:“民有争诉者,辄闭阁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
- 汉代官员处理民间纠纷时,常先自我反思再裁决,以示公正。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闭阁思过(强调反省过程)
- 反义词:不思悔改(指拒绝承认错误)
5.补充信息
- 结构:连动式成语,含中性感情色彩,属古代汉语用法。
- 文化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省品德的重视,尤其在官德修养中常被提倡。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更多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典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闭阁自责
《闭阁自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在自己犯错误或失败后,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自责。下面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闭阁自责》这个成语共有8个汉字,其中“闭”字的部首是“阝”,共4画;“阁”字的部首是“阝”,共9画;“自”字的部首是“自”,共6画;“责”字的部首是“言”,共9画。
来源:《闭阁自责》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文学家苏洵的《孝经大义传注》。原文是:“稽首自哀,闭阁自责。”后来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犯错误或失败后,自己反思并自责的态度。
繁体:《闭阁自责》的繁体字为《閉閣自責》。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闭”字的写法有时候会用“閉”字代替,而“阁”字的写法也有时候会用“閣”字代替。
例句:他明明知道失败的原因是自己的马虎,却闭阁自责,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
组词:闭关自责、自取灭亡、自我反省、自省自责
近义词: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思
反义词:逃避责任、推卸责任、不思悔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