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河内的意思、河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河内的解释

[Hanoi] 越南民主*********首都和全国最大河港,人口257万(1979)

详细解释

(1).古代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 内曰 冀州 。”

(2).专指 河南省 黄河 以北的地区。《左传·定公十三年》:“鋭师伐 河 内,传必数日而后及 絳 。”《孟子·梁惠王上》:“ 河 内凶,则移其民於 河东 ,移其粟於 河内 。” 宋 梅尧臣 《卫州通判赵中舍》诗:“我久在 河内 ,颇知 卫 风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河内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地理名词,其释义需结合历史与当代语境进行解读:

一、历史地理概念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河内”最初指代黄河流经潼关后北折所形成的区域,即黄河以北的平原地带,属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周代设“河内郡”,辖地涵盖今河南省沁阳、焦作一带。该名称源于《史记·晋世家》中“河内,殷之故都”的记载,强调其地处黄河怀抱的地理特征。

二、现代首都名称

当代“河内”特指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越南语:Hà Nội)。据《世界地名译名词典》解释,其名称源自汉字“河内”,意为“被河流环绕的城邑”,对应红河三角洲的地理环境。河内自1010年成为越南李朝都城,现存升龙皇城、文庙等国宝级历史建筑,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东南亚重要文化遗产城市。

词源学补充

《汉字源流字典》指出,“河内”属偏正结构复合词,“河”特指黄河(后延伸为大河),“内”取“环抱其中”之意,整体反映古代中国“以水定城”的建邑思想,该命名逻辑亦被应用于东亚其他水域城市。

网络扩展解释

“河内”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现代地理和古代历史两个层面:

一、现代地理:越南首都

  1. 地理位置与名称来源
    河内(Hanoi)是越南的首都,位于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其名称源于越南语“Hà Nội”,意为“河流环绕之地”或“红河之内的城市”。

  2. 城市概况

    • 人口:约756万(2024年数据),是越南第二大城市。
    • 经济与交通:重要工业中心,以机械、建材、纺织业为主,同时是红河流域的交通枢纽。
    • 文化教育:拥有河内大学、科研机构及博物馆,名胜包括还剑湖、独柱寺、巴亭广场等。

二、古代历史:中国黄河流域的“河内”

  1. 广义与狭义定义

    • 广义:春秋战国时期指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今河南北部),与“河外”(黄河以南)相对。如《孟子》记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狭义:汉代设置的“河内郡”,辖18县,范围涵盖太行山东南至黄河以北,郡治在今河南沁阳。
  2. 历史演变

    • 隋朝时曾改王业县为河内县(今河南沁阳)。
    • 古代文献中,“河内”常作为战略要地,如《左传》记载晋国与秦国的河内外划分。

三、其他含义

总结来看,“河内”需结合语境区分:现代主要指越南首都,古代则多指中国黄河北岸地区。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内容,可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越南城市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养八都儿褒禅山暴慢陂湖禀量兵饷成群结伙大后天刀山剑林怛突斗辨嚲避犊子仿效反货狗塌皮絓误嫢嫢悍志好样的黄陵庙宦客阓阛降火降灵家弱机织布君夫人来仪所狼吞虎餐劳联产联砬子论吏鲁鱼亥豕緑弦毛重米廪磨嘴皮子闹情绪欧轧盼想平韵迁法签解秋火齐州曲辨润济三茶六礼骚气山茶室家市人谁家子缩衣节食填缝蛙闹误点物以类聚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