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周的意思、后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周的解释

(1).朝代名。 北朝 之一。 宇文觉 灭 西魏 称帝,国号 周 ,史称 北周 或 后周 (公元557年-581年)。

(2).朝代名 五代 之一。 后汉 邺都 留守 郭威 灭 后汉 称帝,国号 周 ,史称 后周 (公元951年-960年)。《资治通鉴·后周纪一》 胡三省 注:“ 郭 之得姓本於 周 ,故建国号曰 周 ,《通鑑》因谓之 后周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后周”的词意解释,需结合历史朝代和语言文化两个层面综合说明:

一、作为历史朝代的后周

  1. 基本信息
    后周(951年-960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共历三帝: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享国十年。

  2. 建立背景
    后周由后汉将领郭威创立。950年,后汉隐帝猜忌功臣,郭威被迫起兵反叛,次年(951年)称帝,因自诩为周朝虢叔后裔,故定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3. 历史贡献

    • 郭威改革: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打击腐败,恢复北方经济。
    • 柴荣治世:世宗柴荣推行均田赋、限制佛教、发展漕运,提出“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的规划,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
    • 统一奠基:通过三次南伐南唐、北伐辽国等军事行动,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
  4. 灭亡
    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迫使恭帝禅位,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二、作为文化词语的延伸含义

在汉语中,“后周”有时被用作成语,比喻“新的一代取代旧势力”,源自后周取代后汉的历史事件()。例如:“公司管理层的更替颇有‘后周’之势,年轻团队接棒后焕发新活力。”


“后周”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权名称,也被赋予文化隐喻。其历史虽短,但郭威与柴荣的改革深刻影响了后续王朝发展,成语用法则体现了汉语对历史典故的灵活化用。如需更详细的时间线或人物事迹,可查看来源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后周》的意思

《后周》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由郭威建立,首都为开封。该朝代的统治时间为951年至960年。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后周》的拆分部首为「彳」和「方」,其中「彳」为部首,意为「行走」;「方」为偏旁,意为「方位」。这两个部首共计5画。

来源

《后周》这个词来源于该朝代的正式名称「大周国」,因为它是五代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朝代,故称为「后周」。

繁体

《后周》的繁体为「後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后周」的写法与现代略有差异,常见的古代写法为「後周」,在字形上「后」的后部分会略微下移。

例句

1. 《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

2. 前后历经了几十年战乱,中国才在《后周》时期又恢复了统一。

组词

后期、后退、后方、后台、后代。

近义词

后唐、后梁、后晋、后汉。

反义词

前周、前代。

别人正在浏览...

昂黛白蛉编者案不可分裁别长假羼名麤词打分啖啖盗钞弟晜低利端直騑驾風月債伏军高抬明镜横戈横坠璜鼎皇叔欢释灰黪将雏减脚鹅餰鬻见证角巾叫真节略谨好金卯金四开棘手菊月口啍矿璞老牛连附梁陈痝裂名邦纳节狞厉旁其碰劲掊敛轻活秋扇骚士僧讲山阶杓棒檀慧豚鼠畏语闻悉五内俱崩洗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