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石。《后汉书·姜肱传》:“弟子 陈留 刘操 追慕 肱 德,共刊石颂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原公水》:“明年十二月丧国,臣太农 阎崇 、 离石 令 宗羣 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勛德。”《新唐书·梁文贞传》:“有甘露降塋木,白兔驯扰,县令刊石纪之。”
“刊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刻石,多指古代在石碑上刻写文字以传承文化或记录重要内容。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历史用途
指刻写碑文、法律条文或经典著作,如《后汉书》记载“封山刊石,昭铭上德”,即通过刻石铭功颂德()。
引申含义
形容内容深奥精湛的作品,例如包拯曾要求后人将家训“刊石”于堂屋,以示警示()。
应用范围
可用于学术论文、重要文献或纪念性碑文的语境中,强调其权威性与持久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碑文案例,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刊石》又称为《刊碑》,是指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石碑上,以供观赏或传承的艺术形式。这一词语常用来描述刻石艺术。
《刊石》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刀”和“石”。其中,“刀”是左边的部首,表示与刀有关的意义,而“石”是右边的部首,表示与石头有关的意义。
根据《康熙字典》,《刊石》一词的总笔画数为10划。
《刊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的刻石艺术,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刻石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碑文、石碑、石刻等艺术形式。
在繁体字中,《刊石》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字形与现代汉字略有差别。根据历史记载,《刊石》一词在古代的写法可以略作改变。例如,可能使用了更加圆润的线条和更加繁复的结构。
1. 他专注地刊石多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石刻艺术家。
2. 这座古碑上刊石着重要的历史事件。
3. 刻石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艺术。
1. 石刻:指在石块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艺术形式。
2. 碑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
3. 石板:用石材制成的平板。
石刻、碑文、石碑
纸上字、书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