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出《庄子·秋水》:“至於 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於是焉 河伯 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若 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 若 ,海神。后因以“向若而叹”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清 钱谦益 《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然后乃知夫割剥全史,方隅自命者,未有不望崖而返、向若而叹者也。”
“向若而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自叹不如,表达对他人能力或境界的钦佩与自身不足的感慨。
源自《庄子·秋水》中的寓言:河伯(黄河之神)因见黄河水势浩大而自满,直至见到北海的辽阔无边,才“望洋向若而叹”,意识到自身渺小。其中“若”指北海之神若。
该成语不仅强调对他人能力的认可,也暗含自我反思与谦逊态度,与《秋水》中“认知局限”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部分资料(如)提到典故出自《庄子·外物》,但主流文献均以《秋水》篇为准,需注意考据准确性。
《向若而叹》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表达对某人或某事感到惋惜、悲叹或遗憾。
拆分部首和笔画:向(丨一厶)若(艹女又亅)而(人二)叹(口卩口)。
来源:《楚辞·离骚》中有一句诗:“向若而叹兮,陵藻如以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哀叹和遗憾之情。
繁体写法:嚮若而歎
古时候汉字写法:曠、曉、珦、曏、曐、向、抵、昮、暟、晅、晑、晖、羝、旰、曠、斅等。
例句:他在学业上一直很努力,可惜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让人不禁向若而叹。
组词:向往、向导、向日葵、若是、若干、若有所思、而已、而且、而况。
近义词:遗憾、惋惜、哀叹。
反义词:满意、欣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