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辑;编修。《晋书·挚虞束晳传赞》:“ 挚虞 博闻, 广微 絶羣。财成礼度,刊缉遗文。”《唐六典·中书省》:“集贤院学士掌刊缉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
“刊缉”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如下:
“刊缉”指对书籍、文献等进行选辑、编修和校勘,强调通过整理修订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晋书》中提到“刊缉遗文”,即指整理前代文献。
多用于描述古籍整理、文献修订等工作,如学术研究中对古籍的校勘,或出版行业对书稿的编辑加工。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的同义表述为“编纂”“校订”等。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或反义词,可参考来源。
《刊缉》是一个汉字词语,既有名词的意义,又有动词的意义。
作为名词,它指的是刊登和缉拿的合称,即指发布通缉令并追捕
作为动词,它指的是刊登和缉拿这两个行为本身。用于描述发布通缉令和进行逮捕犯人的行动。
《刊缉》是由“刀”和“纟”两个部首组成。
“刀”是一个常见的部首,表示与刀有关的事物。
“纟”是一个纺织品的部首,表示与纺织品有关的事物。
《刊缉》的笔画数是11画。
《刊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通缉令常常会被贴在公共场所,以便广大民众帮助缉捕犯人。这个词正是由此演变而来。刊指的是刊登通缉令,缉指的是缉拿犯人。
《刊缉》的繁体字是「刊緝」。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刊缉》这个词而言,古时的写法是「刊嵇」。
以下是关于《刊缉》的例句:
1. 警方已经刊缉了逃犯的通缉令。
2. 缉捕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刊缉行动。
以下是一些与《刊缉》相关的组词:
刊登、缉拿、缉凶、通缉
近义词:布告、宣布、启事
反义词:释放、宽纵、赎罪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