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蜜印。《晋书·陶侃传》:“今遣兼鸿臚追赐大司马,假蜜章,祠以太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蜜章密章》:“相传谓赠典既不刻印,而以蜡为之。蜜即蜡,所以谓之蜜章。”参见“ 蜜印 ”。
蜜章,又称“蜜印”,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仪中的特殊用印,指用蜂蜡制成的临时印章,专用于随葬已故官员的墓中,象征其生前官职。该词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主要释义如下:
材质与用途
以蜂蜡(蜜蜡)制成,形如官印。古代官员去世后,朝廷追赠官职时,特制蜜章随葬,替代实物官印,以示哀荣。此制盛行于魏晋至唐代。
来源:《汉语大词典》《中国礼仪制度大辞典》
礼仪象征
代表逝者生前的官职品级,体现“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晋书·山涛传》载:“以蜜蜡为印绶,谓之蜜章”,可见其制度渊源。
来源:《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
来源:《说文解字注》《礼记正义》
“赠官者赐蜜章,殉于墓。” 说明宋代仍沿袭此制。
“悬鹑辞蜜章”,以“蜜章”借指追赠的虚衔,暗含讽喻。
来源:《全唐诗》《二十四史》
蜜章制度反映古代“事亡如存”的丧葬文化,与金缕玉衣、黄肠题凑等同属身份象征。今西安、洛阳等地墓葬出土的蜜印实物(如唐代“武都王蜜印”),可佐证其形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出土文物全集》
因“蜜章”属专业古汉语词汇,现代在线词典收录有限,释义综合参考以下权威典籍:
(注:部分古籍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检索原文。)
“蜜章”是古代一种特殊官印,其详细解释如下:
蜜章即“蜜印”,指用蜂蜡刻制的官印,主要用于追赠已故官员的官职或爵位。这种印章因材质得名,古代“蜜”与“蜡”常混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晋书》《齐东野语》等文献原文。
百度薄设弊亏碧涟不期然苍冥蝉槐鸱鸠冲水慈眉善目道论垫陷定身法帝业法马反故繁缕饭甑犯政分路扬镳絙级贡实谎势诨话扈侍郊廛警夜钟旧地重游九容军麾炕柜糠市可愍离遣柳色新卖查梨毛桃冒妄蜜果迷踪拳凝定逆徒怒颊旁孼惬快缺薄却复塞翁得马三变三省吾身芟削释词诗联诗祟双飞燕双簧邰弃线儿小宰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