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ranc]
(2) 1360年首次铸造的一种古代法国金币
(3) 1575到1641年发行的一种古代法国银币
(4) 现代法国的本位货币名称,也是它的基本单位
法国 、 瑞士 等国的本位货币,一法郎等于一百生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新鲜荔枝带到 法兰西 ,要卖五个法郎一个。”
“法郎”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法郎”作为货币单位,最初指法国、瑞士等国家使用的法定货币(现已被欧元取代)。《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法国、瑞士等国的本位货币”。在非洲法语区国家,如卢旺达、布隆迪等,“法郎”仍作为流通货币名称使用。
二、词源与历史演变
该词源自法语“franc”,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法国铸造的印有“法兰克国王”(FRANCORUM REX)字样的金币。19世纪《辞海》第六版记载,法郎成为法国金本位货币单位,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
三、使用范围与经济意义
在汉语语境中,“法郎”常用于国际金融领域,例如“瑞士法郎”(CHF)至今仍是全球重要避险货币。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中曾长期标注“法国法郎”汇率,反映其历史贸易地位。
四、其他引申含义
在文学与历史文献中,“法郎”偶见代指“法国”或“法语区文化符号”,如鲁迅《华盖集》中“法郎士的幽默”即借用货币名指代法国文豪阿纳托尔·法朗士。
“法郎”是法国及部分欧洲国家曾使用的货币单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法郎(Franc)是法国、瑞士、摩纳哥等国的本位货币名称,1法郎=100生丁(centimes)。它曾是法国的法定货币单位,直至2002年欧元流通后被取代。
除法国外,瑞士法郎(CHF)至今仍是瑞士、列支敦士登的法定货币。历史上摩纳哥、安道尔也曾使用法国法郎。
目前法国法郎已无流通价值,但部分纸币和硬币仍具有收藏意义。欧元与法郎的兑换比例为固定值:1欧元=6.55957法国法郎。
百功榜汰半空不相问闻采办草席查私逴姹粗锦大行倒裳大雪山典簿點剁耳聋放蒙挣飞凫舃蜂锐逢殷扶将更房工业社会傀怪宏图花奴将军府姣贵金器稽山子开会考文客席枯竭缭眺琳琘力言隆平眉头眼尾绵薄弥天子木偶马内典娘子兵牛脖子諐囚戚家军齐钺雀麦任恤三北晌晴十裂失仪赎绢熟颗四海波静特遣温宫峡路限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