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zhou,Chinese northeastern provinces,旧称 Manchuria] 中国东北一带
(1).国号。 女真 人所建,后建立 清 朝。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定居 长白山 鄂多理城 ,国号 满洲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皇清开国方略》:“ 爱新觉罗库哩雍顺 即天女 佛库伦 所生称为天子者,定三姓之乱,遂奉为贝勒。居 长白山 之 俄朵里城 ,国号 满洲 。”
(2).族名。即满族。 明 时以 建州女真 为核心,结合 女真 其他部和其他民族形成。 后金 天聪 九年(公元1635年), 皇太极 废除 诸申 ( 女真 )旧号,定族名为“满洲”。《清史稿·职官志一》:“文选、考功、验封、稽勋四清吏司:郎中, 满洲 九人, 蒙古 一人, 汉 五人。”
(3).指 日本 军国主义扶植的伪 满洲国 。《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骂老廉》:“活埋人倒栽葱,他说铁打的 满洲 不会垮。”《抗日歌谣·满洲就到头》:“杀尽东洋猴, 满洲 就到头。”
(4).旧指东北三省。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一个多月后,我才接到他的一封信,从 山海关 寄来,原来他正设法要回 满洲 去。”《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革命十二月》:“二月里来龙抬头, 日本 鬼子进兵占领 满洲 。”
“满洲”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涵盖民族和地理两个层面,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如下:
族称起源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女真族改称“满洲”,作为统一后的民族名称()。据《满洲源流考》记载,“满洲”原为部族名,可能源自梵语“曼殊”(妙吉祥),后因发音相近演变为“满洲”()。
民族发展
满洲族在清代是统治民族,辛亥革命后改称“满族”,现为中国第三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
地域范围
清代至民国时期,“满洲”泛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通辽等),以及外兴安岭以南至库页岛的区域()。
历史演变
历史渊源
满族祖先可追溯至先秦的肃慎、汉代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等,长期与中原互动()。
例如:周朝时肃慎人向中原进贡“楛矢石砮”,孔子曾考证其来源()。
语言与习俗
满文为表音文字,形成于13世纪;传统服饰以“队列尚品”为特色,摔跤等民俗活动保留至今()。
“满洲”既是满族的旧称,也是中国东北的历史地理概念,其内涵随时代变迁而演变。需注意:当前官方表述中,民族层面使用“满族”,地理层面则称“东北地区”。
《满洲》是一个地名词,指的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与满洲这个地区相关的事物或人。
《满洲》的拆分部首是水字旁(氵)和月字旁(肉),其中水字旁是左边的部首。根据笔画的计算,这个字一共由13个笔画构成。
《满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是指女真族的满洲人居住的地区。后来康熙帝建立了满洲政权,满洲逐渐成为中国的一个主要民族,其名义的国号直到1912年宣统帝被推翻才废止。满洲的繁体字为「滿洲」。
在古代文献中,「满洲」曾有多种写法,比如「蛮洲」、「滿洲」、「滿州」等。这可能是因为满洲作为一个地名词,被不同的朝代和地区以不同的方式书写。
1. 我们一家打算去满洲旅游,领略那里的美景。
2. 在满洲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发生。
组词:满洲人、满洲狗、满洲帝国、满洲风味、满洲火锅。
近义词:东北、辽东。
反义词:华南、西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