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微流星体的意思、微流星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微流星体的解释

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小物体的总称。由小行星和彗星等演变而来。直径小于1毫米,质量小于1毫克。由于体积微小,便像尘埃一样,先飘浮在大气中然后才渐渐沉降到地面。可能会对人造天体造成危害,因而需加强对其探测和研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微流星体是天文学术语,指太阳系中直径小于1毫米的固态颗粒物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或金属微粒。这类天体以每秒11-72公里的相对速度绕太阳运行,通常源自彗星轨道残留物或小行星碰撞碎片。

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定义,其质量介于10⁻⁹克至10⁻³克之间,与较大流星体的核心区别在于不会因大气摩擦产生可见光迹。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数据显示,地球每日接收约100吨微流星体物质,其中97%粒径小于0.2毫米。

这类天体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其高速撞击可能造成卫星表面损伤。美国宇航局(NASA)通过轨道碎片监测网持续追踪此类天体运动轨迹,相关防护技术已应用于中国空间站舷窗多层防护结构设计。

网络扩展解释

“微流星体”是天文学中的术语,指宇宙空间中极小的岩石或金属颗粒,其科学定义和特性如下:

一、基本定义

微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细小颗粒,属于流星体的微小形态,也称为微陨星、流星尘或微流星。它们通常由小行星、彗星碰撞或太阳系形成初期的碎片演变而来,典型成分为金属或岩石。

二、物理特性

  1. 尺寸与质量:直径一般小于1毫米,质量通常低于1毫克。
  2. 运动特征:因体积微小,进入大气层后会先漂浮再逐渐沉降。

三、影响与危害

四、研究意义

科学家通过南极等无沉积地区的样本搜集,研究其成分以了解太阳系早期演化。

注:

部分非权威网页(如)将其误作为成语使用,实际科学领域无此比喻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悴百宝表欵博鷄伯赵承顾淳俭春熙从婢忖量撮录当权派蹈古敌力角气地契断奶敦洽二元方程式法羊妇闾高高兴兴告愬梗寇工市关门闭户鼓弹贵欲海鳅华镳皇忏悔遁积猾惊嘬嘬吉器疾跳蕨攗了哥两脚规李廷珪墨鲁卫之政门面语默记脑筋猱狞闹跑肚枿枝侨置倾悦肉封塞内舒达亭亭玉立绨袍铜豌豆晚气位居雾霭仙茅纤疎霄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