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康侯的意思、康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康侯的解释

即 周武王 弟 姬封 ,初封于 康 ,故称。《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高亨 注:“ 康侯 , 周武王 之弟,名 封 ,故称 康侯 或 康叔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康侯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从历史文献与经典释义两个维度理解:


一、封爵称号(西周时期)

释义:

“康侯”指西周初年受封于康地的诸侯,特指周武王之弟卫康叔。


二、《周易》卦爻辞中的专称

释义:

“康侯”见于《周易·晋卦》爻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学术考辨要点

  1. 词源关系:

    封爵“康侯”(卫康叔)可能为《周易》爻辞的典故来源,但二者非同一概念。

  2. 训诂分歧:

    部分学者如顾颉刚考据“康侯”即卫康叔(《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而李镜池则认为泛指贤侯(《周易通义》)。


权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康侯”是古代历史人物称谓,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1. 身份与封地
    康侯指周武王之弟姬封(或作“封”),初封于康地(今河南禹州附近),故得此称号。他后来改封至卫地,成为卫国始祖,史称“卫康叔”。

  2. 文献记载
    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周易·晋卦》:“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此处“康侯”即指姬封。汉代学者高亨在注释中明确其为武王之弟。

  3. 名称演变
    因封地变迁,姬封在不同文献中被称为“康侯”(初封时期)或“康叔”(改封卫国后),两者实为同一人不同阶段的称谓。

  4. 历史地位
    作为周王室宗亲,康侯在西周初期承担着稳定东方疆域的重要职责,其封国康/卫是周王朝控制中原的关键诸侯国。

补充说明:部分文献对其封地“康”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一说在今河南,另一说可能在陕西境内。欲了解详细考据,可查阅《史记·卫康叔世家》等史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蔬宾合波灵蚕官朝听淳于猝不及防撮拾调逗二贤耳檐儿泛酒腐胔沟垒卦者黄心嚾流冱严蹇薄蹇钝金边债券金琖久赞脍炙袴襦拉帮结派蓝牙棱坎利端烈节离咎琳观伦肤苨苨旁师贫疾陂陁清哀青虫泅水筌绪然顶入目蜃器沈诬使恶十夫桡椎私政讨厌田窦天国题准免袒斡耳朶湘妃庙小定小区膝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