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弦朔的意思、弦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弦朔的解释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

(2).指岁月。 明 袁宏道 《德州舟中清明》诗:“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空里跃红粧,始觉清明至。”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八》:“音信阔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弦朔是汉语中一个与天文历法密切相关的复合词,由“弦”和“朔”两个单字组成,主要用于描述月相变化和古代历法中的特定时间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单字本义

  1. 弦:
    • 本义指弓弦,引申为半月之形。在历法中特指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连线垂直位置时的月相,即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和下弦月(农历每月廿二、廿三)。此时月亮呈半圆状,形似弓弦。
    •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弦"字条(中华书局,2012年)。
  2. 朔:
    • 指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的月相,即每月初一。此时月亮暗面朝向地球,肉眼不可见,称为"新月"或"朔月"。引申为每月起始之日。
    • 来源参考:《说文解字注》"朔"字条(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二、合成词义

三、历法应用 在传统历法中,"弦朔"是推算节气、置闰的关键依据。例如:

四、文化延伸 "弦朔"亦见于文学作品,象征时间流逝或自然规律。如唐代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弦朔俱周,无荒无怠",喻指时序更迭井然有序。

相关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弦朔”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农历相关日期

  1. 基本定义
    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初八(上弦),廿二、廿三(下弦),以及初一(朔日)。朔日为月亮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刻,弦日则对应月相半圆状态。

  2. 文献例证
    如《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提到“弦朔清旦”的修行时间,指特定农历日期清晨的方位调整。


二、引申含义

  1. 代指岁月
    明代袁宏道诗句“俯仰一小笼,焉知弦朔易”,以弦朔交替暗喻时间流逝。

  2. 喻指音信隔绝
    古乐府诗《读曲歌》用“音信阔弦朔”表达因时间或空间间隔导致通信困难。


三、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资料(如)将其视为成语,比喻“言辞犀利如弓箭”。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建议优先参考前两类传统含义。


该词核心与农历日期相关,后衍生出时间流逝、音信难通的诗意表达。如需具体应用,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倍奸材头采邑参讨常奴饬成齿及宠借稠闹出仕刍议翠蛟村卤搭帮大梦方醒地论宗鹅儿黄法政奉迎付嘱给赏钩联广土行几横衊挢揉造作几椟戒护积识酒材九子铃觉罗学考课刻辞肯要客食淋巴灵鼇龙蛰螺填没代迷错磨捋粘缠蹑景哌嗪盘尼西林朋兴泼损起居舍人亲疏仁子上映舍道用权伸义天阃托托僞装无扎垫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