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德杰出的人。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蒋公》:“羣英翘首,俊贤抗足。”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口号绝句》之九:“ 紫气关 临天地阔, 黄金臺 贮俊贤多。”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淮南 多俊贤,歷代挺材异。”
“俊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才德出众的人,常用于形容兼具才华与品德的人。以下是详细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汉典、诗词库等来源。
俊贤(jùn xián)是一个汉字词语,充满了褒义。它指的是一个人聪明、才智出众,并且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的人。
俊贤的拆分部首为人(rén),表示这个词语与人有关。
俊贤的笔画数为9画,它的具体笔画顺序为:竖提(1画)、横折(2画)、横折(3画)、竖(4画)、撇(5画)、横(6画)、横(7画)、竖钩(8画)、横折(9画)。
俊贤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由“俊”和“贤”两个字合成而来。其中,“俊”原本为形容词,表示聪明、才华出众的意思;“贤”则是形容词,表示有品德、修养高尚的意思。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名词,将聪明才智与高尚品质相结合。
在繁体字中,俊贤的写法为「儁賢」。
古时候,俊贤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俊”字的写法为「遵」,意为遵循,表示遵循规范的意思;“贤”字的写法为「賢」,与现代相同,表示有德行的人。
1.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既是俊贤的人才,又是道德高尚的榜样。
2. 他不仅外貌俊秀,而且品德贤厚,真是个俊贤的年轻人。
3. 他的俊贤之举在全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1. 俊贤者:指具备俊贤品质的人。
2. 俊贤不凡:形容一个人聪明才智过人、品德卓越。
3. 俊贤人才:指有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
俊贤的近义词:聪明才智、智勇双全、贤者智士。
俊贤的反义词:愚笨、愚蠢、庸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