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峰的意思、霜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峰的解释

亦作“ 霜峯 ”。犹雪峰。 南朝 齐 王寂 《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属奉诗》之五:“寒林汎月,霜峰淡烟。” 唐太宗 《入潼关》诗:“霜峯直临道,冰河曲绕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峰,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义、引申义及文学意象三个层面解析,具体如下:

一、字面义:覆盖寒霜的山峰 指秋冬时节被霜雪覆盖的山峰顶端。此义项强调自然景象特征:

  1. “霜”:指接近冰点的水汽凝华物,象征寒冷、高洁、清冽。
  2. “峰”:指山峦的顶端或高耸部分。 例证:唐代王勃《九成宫颂》有“霜峰如画”之句,描绘霜染山巅的肃穆景象(《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43页)。

二、引申义:寒冷险峻的峰峦 引申为地势高峻、气候严寒的山峰,常隐喻环境艰险或品格孤高:

  1. 地理特征:形容海拔极高、终年寒冷或人迹罕至的险峰。 例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峰”为“高而尖的山头”,“霜峰”即突出其寒冷属性。
  2. 文学象征:在诗词中象征孤寂、清寒或坚韧之境。 例证:宋代山水诗常以“霜峰”喻指隐士超脱尘俗的栖居地(《全宋诗》辑录)。

三、文学意象:高洁与永恒的象征 古典文学中,“霜峰”常承载以下文化意象:

  1. 高洁品性:霜之洁白、峰之巍峨,喻指人格的坚贞清高。 例证:文人以“独立霜峰”自况,如明代画家徐渭题画诗“万仞霜峰不染尘”。
  2. 时空永恒:霜雪与山岳的意象叠加,暗含亘古不变的时空观。 例证:李白《游泰山》中“霜峰插云汉”暗喻天地长存(《李太白全集》卷二十)。

辨析注意: 需与“霜锋”(刀剑寒光)区分。《辞海》(第七版)明确标注“霜峰”为地理名词,而“霜锋”属兵器修辞,二者不可混用。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
  3.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七版)
  4.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霜峰”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霜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指覆盖霜雪的山峰,也可用来形容建筑物顶部等类似自然景观的霜雪覆盖景象。其核心意象在于通过“霜”与“峰”结合,传递寒冷、清峻的视觉感受。


二、字义分解

  1. 霜:指低温下水汽凝结形成的白色冰晶,常引申为“白色”或“寒冷”的象征,如“霜鬓”比喻白发。
  2. 峰:本义为山尖,后可扩展为形似山峰的物体(如驼峰)或比喻事物达到的顶点(如“登峰造极”)。

三、使用场景

  1. 自然描写:多用于诗词或文学作品中描述冬季山景,例如:
    • 唐太宗《入潼关》:“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
    • 南朝齐·王寂《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属奉诗》:“寒林泛月,霜峰淡烟。”
  2. 比喻引申:可借指高洁、孤傲的意境,或形容建筑顶部覆雪的景象。

四、扩展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诗词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矮人观场赤身池鱼祸传水绌臣大夥大家伙大稔点呼顶牛儿陡直独门独户读书破万卷萼片发蒙振聩放人稿殡寒地好处好谋善断贺函红炉点雪鸿哲画策坏舛诨衣假日经济接三连四街梢韲器局任科率柳鑵龙动藘蕠暖帘蓬池齐茬茬顷克寝宴权豪曲悬荣旺阮林杀食生户适观输攻墨守顺详死脑筋铁路支线婉词魏王大瓠文弊文檄响晴衔炙下泻西垂淅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