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癃残的意思、癃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癃残的解释

衰老病弱,肢体残废。《旧唐书·文宗纪下》:“京城内鰥寡癃残无告不能自存者,委京兆尹量事济恤,具数以闻。”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身既癃残,而志不忘乎书史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癃残(lóng cán)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词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构词释义

  1. "癃" 本义指年老体弱或疾病所致的衰弱状态。《说文解字·疒部》释:"癃,罢病也",段玉裁注:"病当作癃,罢者废置之意,凡废置不能事事曰罢癃"。
  2. "残" 原指肢体缺损,《说文解字·歺部》载:"残,贼也",后引申为不完整或功能缺失状态。

二、文献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高帝纪》诏书:"年老癃残,勿遣",颜师古注称:"癃,疲病也,残谓四肢不全"。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中记载:"癃残者,形气俱损之候",特指因疾病导致身体机能严重衰退的症候群。

三、现代语义流变 当代《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该词条,释义为"衰老病弱或肢体残疾",词性标注为形容词,常见于描述慢性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医学文献中。在方言使用中,部分地域仍保留该词汇描述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

网络扩展解释

“癃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癃残”指衰老病弱且肢体残废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因年老或疾病导致身体严重衰弱、行动不便的人。例如《旧唐书》记载的“鰥寡癃残无告不能自存者”,即指这类需救助的弱势群体。

  2. 单字拆解

    • 癃(lóng):古义为年老衰弱多病,或中医术语“癃闭”(小便不通);
    • 残(cán):指残缺、剩余(如“残冬”),也含凶恶、毁坏之意(如“残忍”)。

文献用例


应用语境

  1. 社会救助:常用于描述需要帮扶的弱势人群,如“鰥寡孤独癃残”。
  2. 文学描写:形容人物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困境,如例句中“疲癃残疾者,臭味难闻”。

“癃残”是兼具“病弱”与“残疾”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使用多与历史文献、社会救助相关,现代汉语中较少见,但在古典文本中具有特定文化意义。如需更详细的文献例句或延伸探讨,可参考《旧唐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咐边锋波波刦刦部索蚕蛹油抄扎蚩谪聪警代书单个儿打腰顶戴都知顿腹之言二川赅博过抱呙堕髻海北还路花见羞简傲笺畣家嫂家言邪学街坊接翼计划经济饥馁急煞琅璆劣角刘琨六鹢马日偶影判单蓬瀛侣骈斩乾哑鳅蝥麴神鼩鼠人灯融解桑榆补山洞嗜书水盂孰与邃阁坦克手为富不仁夏半罅漏香毂象刻鲜滑贤抗鞋脚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