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容貌恭敬。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2).谓肃然起敬。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见其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也。”
“貌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表面恭敬
指仅在态度或表情上表现出尊敬,但缺乏真诚。例如宋代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描述元朝使者“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即表面恭敬实则敌视。
因外貌或举止产生的敬意
唐代韩愈在《石鼎联句》序中提到“见其老,颇貌敬之”,指因对方年长而肃然起敬,但未深入了解其内在。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结合语境理解该词,避免混淆其本义与引申义。
《貌敬》(pò jì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
《貌敬》的第一个字,即”貌“,由部首”豸“和”目“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1。第二个字,即”敬“,由部首”攴“和”耕“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2。
《貌敬》一词源自于《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以仪表和礼貌来示敬。 在繁体字中,“貌”和“敬”都保留了与简体字相同的形状和意义。
在古代使用的繁体字中,”貌“和“敬”有一些不同的写法。例如,在篆书中,”貌“的形状更加简洁,而在隶书中,”敬“的笔画结构稍有区别。
以下是几个使用《貌敬》一词的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文雅的貌敬。 2. 在这种场合下,请你展现出更多的貌敬。 3. 学会向长者致以貌敬是一种美德。
组词:貌似、敬业、貌合神离、敬请 近义词:外貌、仪表、尊重、尊敬 反义词:丑陋、无礼
暗黪板画宝宇崩籍侧刀惩警垂休淬练大娘点着放鹰负扆改梁换柱改头换面共传寡方号谥辉烈回天倒日监铨兼味静点经济危机禁近偈文集装箱钧天奏浚源里挡骊岭龙胤绿惨红销卖儿鬻女莽茫盲目乐观漫澜没骨内行厂黏着偏衣强而后可前彦人财两空人地忍俊僧侣山岫社仓十二分野尸禄视眺手策送佥颓年卫夫人无裹乌龙茶相进小熊猫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