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苴茅裂土的意思、苴茅裂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苴茅裂土的解釋

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取該方顔色的泥土,覆以黃土,包以白茅,授予被封者。這是古代分封諸侯的一種儀式。《隸釋·漢費亭侯曹騰碑陰》“其遣 費亭侯 之國” 宋 洪適 釋:“ 高帝 約,非有功不侯。自 和帝 封 鄭衆 ,而苴茅裂土者相踵至,有同日十九侯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苴茅裂土”是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的重要儀式,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定義


儀式流程

  1. 取土:根據分封地的方位(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取對應顔色的泥土。
  2. 覆黃土:在五色土上覆蓋中央的黃土,象征天子統禦四方。
  3. 包白茅:用白茅草包裹泥土,因白茅被視為潔淨之物,常用于祭祀和封賞。
  4. 授予諸侯:将包裹好的泥土交給受封者,代表其合法治理該地。

象征意義


曆史實例

漢代文獻《隸釋·漢費亭侯曹騰碑陰》提到,漢和帝封鄭衆時曾用此儀式,後逐漸成為慣例。宋代洪適也對此有考釋,稱其“非有功不侯”,可見分封的嚴肅性。


關聯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儀式細節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典》《漢語辭海》等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苴茅裂土》的意思

詞語《苴茅裂土》意為破釜沉舟、決一死戰之意。它源自于中國古代典籍《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一句話:“苴茅裂土,守土之破”。這句話形容淮陰侯劉邦在劉備鎮壓黃巾起義時,為了保衛根據地,不惜斷糧破釜,以後方保命而破土困敵。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苴茅裂土》的部首是草字頭,分别是艹、艹、艹、口。筆畫總數為24畫。

來源

《苴茅裂土》源自于《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描寫。由于劉邦在曆史上的勇敢和果斷,這句話成為了形容決戰的一個成語。

繁體

《苴茅裂土》的繁體字寫作「蒭茆裂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着不同的變體。《苴茅裂土》在古代寫作「蒭茅裂土」。

例句

1. 他決定苴茅裂土,不惜一切保衛自己的事業。

2. 面對困境,我們應該苴茅裂土,迎難而上。

組詞

1. 苴號呼天

2. 茅以升鬥

3. 裂風斬浪

近義詞

1. 草船借箭

2. 破釜沉舟

反義詞

1. 退隱江湖

2. 羁絆束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