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犹誓师。《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毛 传:“鞠,告也。” 郑玄 笺:“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之日,陈列其师旅,誓告之也。”《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值弱主蒙尘,獷贼放命,斯诚 叶公 投袂之几, 翟义 鞠旅之日。” 唐 韩愈 《与鄂州中丞书》:“鼓三军而进之,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 明 吾丘瑞 《运甓记·陈敏造逆》:“﹝ 晋 室﹞不暇自顾,纵尔问鼎称雄,谁敢兴师鞠旅。”
“鞠旅”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出征前集合军队、进行誓师动员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鞠旅”指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相当于现代的“誓师”。其中:
历史出处
读音争议
不同词典注音略有差异,常见读音为jū lǚ,少数注为jú lǚ,但高权威来源(如沪江词典)以jū lǚ 为准。
“鞠旅”是古代军事术语,核心含义为战前动员,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其权威解释可参考《诗经》及《后汉书》等典籍。
《鞠旅》是一个中国汉字词语,意为“整顿行李准备旅行”。鞠指整理、收拾,旅则表示旅行、出行。
《鞠旅》的拆分部首是鞠,其拼音为jū。鞠的总笔画数为10。
《鞠旅》的第二个字旅,拼音为lǚ。旅的总笔画数为10。
《鞠旅》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易经·系辞上》,原本用于形容准备旅行的行为。
繁体字为「鞠旅」。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鞠旅」的字形并未变化。
1. 明天出发前记得鞠旅,以免忘记重要物品。
2. 他一边鞠旅,一边兴奋地等待着自己的旅程开始。
1. 鞠躬(jū gōng):低头向前屈身,表示尊敬或致谢。
2. 旅途(lǚ tú):指旅行的路程和经历。
整备行装、整理行李、准备行囊。以上词语都可以表示整顿行李准备旅行的意思。
留守、停滞、停留。以上词语都与旅行相对,表示停止出行、不动、不前进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