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犹誓师。《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毛 传:“鞠,告也。” 郑玄 笺:“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之日,陈列其师旅,誓告之也。”《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值弱主蒙尘,獷贼放命,斯诚 叶公 投袂之几, 翟义 鞠旅之日。” 唐 韩愈 《与鄂州中丞书》:“鼓三军而进之,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 明 吾丘瑞 《运甓记·陈敏造逆》:“﹝ 晋 室﹞不暇自顾,纵尔问鼎称雄,谁敢兴师鞠旅。”
“鞠旅”是古代汉语中的军事用语,释义为誓师、督师军队,常用于描述战前动员或整饬军队的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记载,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字义分解
典源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后世沿用为典故。例如唐代李华《吊古战场文》中“野竖旄旗,川回组练”后接“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等句,暗含“鞠旅”场景的悲壮氛围。
现代语境
现代汉语中,“鞠旅”已罕用,但在历史文献解读、古典文学研究中仍作为关键术语出现。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古代军事活动专称”,强调其文化承载功能。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及《中国古典军事文学选注》(中华书局)等权威辞书与学术著作。
“鞠旅”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出征前集合军队、进行誓师动员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鞠旅”指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相当于现代的“誓师”。其中:
历史出处
读音争议
不同词典注音略有差异,常见读音为jū lǚ,少数注为jú lǚ,但高权威来源(如沪江词典)以jū lǚ 为准。
“鞠旅”是古代军事术语,核心含义为战前动员,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其权威解释可参考《诗经》及《后汉书》等典籍。
颁行半丈红便事布菜裁规惭邓禹残军败将承睫楚梦村司蠹落方凿圆枘风庭复性革制刮目相看鼓笛曲龟途过殿裹餱毂骑后昆浣澣画中有诗货而不售奸谗脚凳讦制锦香囊乱邦鲁殿灵光命词攀诬溥仪清铄虬檐全躯任断瑞圣花上件山峁施工诗貌时宪术实心实意食指大动唰啦鼠胶殊悬思酌松下特杀跳珠铜兽驒騱刓泐蜗牛国五行八作小气鬼绤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