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便于行事。《墨子·号令》:“诸可以便事者,亟以疏传言守。”
(2).指希求行事之便。 宋 王安石 《答吕吉甫书》:“趣时便事,则吾不知其説焉,考实论情,则公宜照其如此。”
(3).谓利国之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后汉书·崔寔传》:“﹝ 崔寔 ﹞明於政体,吏才有餘,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
“便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iàn shì,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便于行事
指某事物或行为能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例:《墨子·号令》提到“诸可以便事者,亟以疏传言守”,强调通过便捷方式传递信息以利于事务处理。
希求行事之便
指为谋求便利而采取的行动,可能隐含功利性目的。
例:王安石《答吕吉甫书》中“趣时便事,则吾不知其説焉”,暗含对追求便利的批评。
利国之事
指对国家有利的举措或政策。
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口画天下便事”,即陈述对国家有益的建议。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墨子》《史记》等原文,或参考汉典等工具书。
便事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它包含了便和事两个字。便指方便、方便的、便利的意思。事指事情、事件、事务的意思。合在一起解释就是方便处理事务或事情的意思。
便(辶/亻)部首,共5个笔画;事(⺆/亅)部首,共8个笔画。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顺也,欲道所究求也,然后反便利而为事”。在古代,人们强调顺势而为,追求方便和便利,在处理事务时顺应和适应环境。繁体字为「便事」。
古代的字形有所不同,如在金文和篆文中,“事”字的写法为「勿穴文」。而在隋朝的字典《康熙字典》中,「便」的字形为「亻辶」,「事」的字形为「⺆亅」。
1. 请找个便事的时间,我们需要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计划。
2. 她总是善于便事处理,所以她很受同事们的推崇。
便道、便利店、便笺、便捷、便宜
方便、便利、便当
不便、不利、不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