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爵和封地。《东观汉记·阴兴传》:“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新唐书·封常清传赞》:“ 常清 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 元 丁复 《次韵噩无梦楩用堂吴中倡和佳什》:“ 刘郎 爵土方诸将, 严子 生涯老一裘。”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
“爵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官爵和封地
指古代君主授予臣子的爵位及对应的土地封赏,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例如《东观汉记·阴兴传》提到“一家数人并蒙爵土”,即多人同时获得爵位和封地。
接受官爵和封地的行为
强调受封的过程,如《后汉书》记载“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指未完成受封便遭遇灾祸。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封赏体系,兼具身份(爵)与物质(土)双重属性,常见于史书、文学作品。现代语境中已较少使用,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古文解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东观汉记》《后汉书》等原始史料。
爵土是一个汉字词汇,由“爵”和“土”两个字组成。以下将为您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爵土的“爵”字的部首为“爪”,共有4画;“土”字的部首为“土”,共有3画。
“爵”字原指贵族的爵位,也引申为封赏或特权。而“土”字则代表着土地、国土或疆土。“爵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封赏或者授予土地,泛指国土、疆域、领土。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国家的版图或领地范围。
爵土的繁体字为「爵土」。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所不同。关于“爵”和“土”字的写法,需参考具体的时代和版本。古代汉字的写法有许多变体,因此具体的写法可能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爵土”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爵土”相关的组词:
与“爵土”相近或相似含义的词语有:“土地”、“领地”、“版图”。相反的意义可以用“边疆”或“外域”来表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