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矍铄翁的意思、矍铄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矍铄翁的解释

(1).《后汉书·马援传》:“ 援 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矍铄,形容老人精神健旺。时 援 年已逾六十。后以“矍鑠翁”为 马援 的代称。 唐 许浑 《登蒜山观发军》诗:“定繫猖狂虏,何烦 矍鑠翁 !”

(2).借指六十岁以上而精神健旺的老人。 宋 黄庭坚 《子范徼巡诸乡捕逐群盗几尽辄作长句劳苦行李》诗:“乃兄本是文章伯,此老真成矍鑠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迭韵诗》:“盛时进退原容易,林下新添矍鑠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矍铄翁是汉语中对精神健旺、老而强健的老年男子的雅称,其释义与来源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字形溯源

    “矍”本义为惊视貌,《说文解字》释为“隹欲逸走也”,引申为目光炯炯有神;“铄”指光明炽盛,合称形容老人目光如炬、精力充沛之态。《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意为“形容老人身体强健、精神旺盛”。

  2. 核心语义

    特指虽年事已高,但体魄硬朗、行动敏捷、神采奕奕的男性长者,隐含对健康长寿的赞许。如《后汉书·马援传》载:“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古代汉语词典》引例)。


二、文化内涵

  1. 传统健康观

    该词承载中医“精足神旺”的养生理念,《黄帝内经·素问》强调“形与神俱”为长寿之本,符合“矍铄”之精神饱满、形体康健的特征。

  2. 文学意象

    常见于诗词颂扬老当益壮者,如陆游“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虽未直用“矍铄”,却同质描绘老年矍铄之态(《中国文学意象研究》)。


三、现代应用

“精神矍铄”已成固定搭配,广泛用于描述高龄者积极的生活状态。权威辞书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列为规范词条,释义为“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矍铄翁”是一个中文成语,用于形容精神健旺、神采奕奕的老年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2.典故起源

3.使用场景

4.相关扩展

“矍铄翁”既是历史人物的代称,也是中华文化中对老年群体积极生命力的诗意表达。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于身体衰弱者。

别人正在浏览...

熬头儿呗偈白楼亭百响拔密卑弱避回抻练陈首重围丹情东壁烦怨匪祸诽訾伏泉纲网甘炰刮发贺份鹤髓焦墨鲛鯋饥肠辘辘节和井中求火锦罽金缕玉衣辑柔苦夏马蜩没金铩羽木丸难乎为情孽竖女教畔亡疲愞前儿孅孅窃发弃捐青草瘴侵驱秋香弃行改业肉糜山羊胜仗石墨尸首首鼠两端腾陵特牲田陂涂泽翁博文籥下里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