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决狱的意思、决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决狱的解释

[try a lawsuit case] 判决诉讼的案件

详细解释

亦作“决狱”。判决狱讼。《管子·小匡》:“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 宾胥无 。”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在职之人,官无大小,悉不知法令,或有微言难晓,而小吏多顽,而使之决狱,无以死生委之,以轻百姓之命,付无知之人也。”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裳》:“汝在 蜀 中,长於决狱,平反甚多,剖寃析枉,所活无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决狱(jué yù)指古代司法活动中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过程,核心含义为“判决诉讼案件”,强调依据法律条文和事实证据作出最终裁决。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依据:

一、核心释义

  1. 判决案件

    指司法官吏审理诉讼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7卷,第101页:

    “决狱:判决诉讼案件。”

  2. 定罪量刑

    包含查明案情、适用律法、确定刑罚等环节。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89页:

    “决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二、引申义与古籍用例

  1. 司法公正的象征

    古籍中常以“决狱平”形容审判公允,如《汉书·刑法志》载:

    “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

    来源:《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卷二十三。

  2. 与“断狱”互文

    《说文解字注》释“决”为“行流也”,引申为“判定是非”;“狱”即诉讼案件,故二字组合强调司法权的行使。

    来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卷。


三、权威文献佐证


四、现代学术界定

当代法学研究将“决狱”纳入中国传统司法文化范畴,视为集证据审查、法律适用、伦理考量于一体的裁判活动(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网络扩展解释

“决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判决诉讼案件或处理狱讼,主要应用于古代司法语境。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和分析:


一、基本释义

“决狱”指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强调司法官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裁定案件结果的过程。例如:


二、古籍例证与历史背景

  1. 先秦时期
    《管子》记载齐桓公评价大臣宾胥无时,强调其决狱能力,体现古代对司法公正的重视。

  2. 晋代至宋代
    葛洪在《抱朴子》中批评当时官员缺乏法律知识却参与决狱,导致百姓性命被轻率对待;宋代曾巩的《上杜相公书》则将决狱职责归于廷尉。


三、使用场景与演变


四、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古籍案例,可参考《管子》《抱朴子》等原文(相关网页未标注权威出处,建议结合权威历史文献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八鲜杯行逩迸逼逐察覈抄道赤贫如洗驰义喘喘串合吹动存全村墅递变鼎力冻飈多僻贰适法比风吹雨打纲目体干色勾牒古方黑簇簇候灰呼红叫六靧泽佳器济济锵锵酒筒狼牙拍岭堠陵上卖权眉毫妙当悯悯内道女孩劈噗强干弱枝敲铿启曙舌根音射团石础饰诈实字竖沟速滑天辟同道隤瘁退火吞声饮泣婉拒倭夷相知恨晩饩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