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lent] 良材,有用的人材
此子长大,必为佳器。——《晋书·韦忠传》
犹美材,指才行出众的人。《晋书·韦忠传》:“少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好学博通…… 秀 出而告人曰:‘此子长大必为佳器。’”《宋书·谢弘微传》:“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南朝 梁武帝 《赠萧子显诏》:“神韵峻举,宗中佳器。” 唐 薛廷珪 《授李昌远陆扆翰林学士制》:“蔼然休声,礪乃佳器。”《宋史·卢秉传》:“尝謁 蒋堂 …… 堂 赏味其言,曰:‘吾子必为佳器。’”
"佳器"是汉语中一个兼具本义与引申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追溯至古代器物评价体系。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引用1],该词由"佳"(美好)与"器"(器具)组合而成,本义指制作精良、形制美观的器物,如《周礼·考工记》中"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即暗含对器物品质的评判标准。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引用2]记录其引申出两层现代常用义项:①喻指才能出众的人才,如《晋书·王羲之传》"此儿有佳器"即用此比喻;②代指具有特殊价值或纪念意义的物品,常见于"传世佳器""文房佳器"等固定搭配。这种词义扩展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规律。
近义词辨析方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引用3]指出,"佳器"与"良器"虽同表器物精良,但"良器"更侧重实用性,而"佳器"强调审美价值。在语用层面,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引用4]特别说明该词多用于书面语体,常见于文物鉴赏、人才评价等正式语境,如故宫博物院对馆藏瓷器的著录中多采用"佳器"作为专业术语。
引用来源: [引用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2. [引用2]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 [引用3]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中华书局, 2020. [引用4] 张双棣.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23.
“佳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佳器”由“佳”(优秀、美好)和“器”(物品、才能)组成,原指优良的物品或优秀的人才。现代使用中更侧重形容才行出众的人,常用于评价有潜力的人才(如“此子必为佳器”)。
该词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文献:
当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学术讨论中,保留其文言特色。需注意语境适配性,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可通过等来源查看完整古籍引文)
案理谤端北京理工大学悲凉仓皇失措唱月刬弃成德持筹传译楚舸楚室词钝意虚错质旦夕之间捣鼓戥耗独吟鹗心鹂舌帆叶奋笔疾书風彩高挑儿寒装焕朗饯腊间阻嗟丘机发汲取刻谿扣寂勒紧裤带卤壶门户鸣桹冥佑秘文末截哞哞南北军旁死霸坯胎破工夫清除绮态欺玩仍就兽镮水绿蜀黍死硬私醖突冒完名乌苏里江仙迹小奶奶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