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饰诈的意思、饰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饰诈的解释

谓作假骗人。《汉书·公孙弘传》:“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 宋 苏舜钦 《城南归值大风雪》诗:“世人饰诈我尚笑,今乃復见天公乖。”《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金 主喜饰诈,初为宰相,妾媵不过数人……其后逞欲无厌,淫肆蛊惑,不能自制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饰诈(shì zhà)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饰”与“诈”二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虚假的修饰或伪装来实施欺骗行为。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饰(shì)

    • 本义:修饰、装扮。《说文解字》释为“刷也”,引申为粉饰、掩盖真相。
    • 引申义:刻意美化以隐藏真实意图,如《论语》中“君子不以绀緅饰”强调质朴反对虚饰。
  2. 诈(zhà)

    • 本义:欺骗、虚伪。《说文解字》注:“诈,欺也”,如《左传》中“兵不厌诈”即用此义。

合成词义:通过虚伪的修饰手段掩盖欺诈目的,即“以虚假表象行骗”。


二、典籍用例与释义

  1. 《韩非子·难一》: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此处“诈伪”与“饰诈”义近,指军事中伪装迷惑敌人。

  2. 《史记·货殖列传》:

    “饰诈以干上国。”

    描述商人以虚假手段骗取诸侯信任,强调行为的不正当性。

  3. 《古代汉语词典》释义:

    “饰诈:矫饰伪诈,刻意伪装以行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三、近义词辨析


四、学术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2.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修订版)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年)

(注:因古籍原版链接受限,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饰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zhà,基本含义指通过虚假修饰或伪装来欺骗他人,以谋取信任或利益。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二、字义拆解

  1. 饰:原意为装饰、修饰,此处引申为掩盖真实;
  2. 诈:意为欺骗、诡计,强调不诚实的手段。

两者结合,强调通过“美化虚假”达成欺骗目的。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参考

  1. 他的承诺充满饰诈,实际只为骗取投资。
  2. 这家公司以饰诈手法包装产品,最终被消费者揭穿。

“饰诈”强调伪装与欺骗的结合,既可用于批判历史人物的虚伪,也可描述现代社会的失信行为。如需更多古籍原文或近义词分析,可参考汉典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国富民安徽省白鹊悲愤填膺陛辞拨开不绝于耳裁椷参寥柴城成夜疮肿触目恸心大刚弟媳递衍冬瘟恶剧二堂奋武扬威干荫膏车根连株拔根深枝茂刮具官绅架空奬券碱金属奸伪晶帘金篆絶妙好辞焌律峻用烈火灵火骡马漫与闹戏宁死不辱片简平虚平展展破米糟糠亲上成亲畎夷芍陂三面角酾浚上落省门生做屎盆儿首肯心折素衣台盘髫冠危迹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