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本《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后以“戒日”指卜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刘錡边报》:“ 高宗 得 刘錡 奏,逆 亮 将戒日渡 江 。上以为忧。”
“戒日”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发音:jiè rì
出处:源自《周礼·天官·大宰》记载的祭祀礼仪:“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
含义:指在祭祀前通过占卜选定吉日,并在此后十日进行斋戒准备。此处“戒”指斋戒,“日”指占卜确定的日期。
基本含义:戒除不良习惯或改正错误,强调在特定时间开始自律行为。
结构解析:
避免与佛教“斋戒日”完全等同,后者侧重宗教仪轨,而“戒日”更强调通过选定时间节点实现自我约束。
戒日是指向人们告诫或警示不要再犯某种错误,避免重蹈覆辙的意思。
戒日的部首是心字底,总共有8个笔画。
戒日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经典《天竺律声》,原意为"止息于忌日"。在繁体字中,戒日写作戒日。
在古代,戒日的写法稍微有所不同,其汉字形状为戒字作为主体,上方由“立”和“日”组成。
1. 我们要时刻戒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2. 他深刻戒日,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1. 戒酒:停止喝酒,戒除酒瘾。
2. 戒烟:停止吸烟,戒除烟瘾。
3. 戒毒:戒除毒瘾,戒绝吸食毒品。
4. 戒严:指不准民众外出或限制自由行动。
戒日的近义词包括戒除、诫告、告诫、提醒。
戒日的反义词是放纵、纵容、继续犯错。
把柄避碍贬谤萹薄屏退漕贡嘲骂陈陈骋光俦俪从权雕变吊客风烛草露偾裂佛书簠簋不饬俯首听命干暵干陵根茎搆逆乖逆鬼头风黑地画笺荒淫教化精至近祖九清决科机要开口销开运靠拢冷调吏治曼都眇绵昵依旁射瓢饮匹段否运骑马青锦青鸟书亲馈胠翼三邪傻楞楞笘钥石麟司公子踏高橇螳螂之卫吐捉物诱习兵西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