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厥角的意思、厥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厥角的解释

谓兽之角。厥,其。《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孔颖达 疏:“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角然。”《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后因用“厥角”指以额触地。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顙。” 章太炎 《訄书·序种姓上》:“ 魏 、 周 、 金 、 元 之民,扶服厥角,以奔 明氏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厥角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叩头时额头触地的动作,后引申为臣服、投降。以下从权威词典及古籍用例角度分层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字源释义

    • 厥:通“蹶”,《说文解字》释为“僵也”,引申为顿首、叩击。
    • 角:指额骨。《康熙字典》引《释名》“角者,生于额角也”,此处指额头着地。

      本义:以额触地,即叩头行礼。

      来源:汉典网《康熙字典》扫描页(链接)。

  2. 古籍例证

    • 《尚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注:东汉孔安国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此处“厥角”即形容民众叩头逃窜之状。

    • 唐代陆贽《奏天解围后论》:“人心惊疑,如崩厥角。”

      注:延续《尚书》用法,喻指溃败臣服。


二、引申义与演变

  1. “归顺投降”的象征

    因叩头为臣服之礼,“厥角”渐代指降服。

    • 南宋蔡沈《书集传》:“厥角,首叩地也……此言商人畏纣之暴,如崩厥角。”

      注:明确将动作与政治臣服关联。

    • 《汉语大词典》释义:“谓顿首叩地。后用以指归顺。”

      来源:汉典网《汉语大词典》词条(链接)。

  2. “溃败”的隐喻

    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突厥厥角稽颡,愿为臣妾。”

    注:以“厥角”形容战败部落的归附。


三、权威工具书定释


四、学术考辨要点

部分学者(如清人段玉裁)认为“厥角”本为“蹶脚”之讹,指跌倒叩首,但主流仍从《尚书》传注,以“额角触地”为定论。现代工具书均采纳此说。


结论:

“厥角”为具象动作与抽象象征的结合体,其词义脉络为:

生理动作(叩头)→ 礼仪行为(臣服之礼)→ 政治隐喻(归降)。该词浓缩了古代礼制与权力关系的文化符号,今仅存于古籍及学术研究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厥角”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兽类的角,其中“厥”为代词“其”,“角”即动物头部的角。该用法源自《尚书·泰誓中》的“若崩厥角”,孔颖达注疏解释为以畜兽比喻百姓的恐惧状态。

  2. 引申义
    后演变为以额触地叩首的动作,即稽首礼。如《孟子·尽心下》中“若崩厥角稽首”,南朝陆倕《石阙铭》亦用此意描述臣服姿态。


二、词义演变逻辑


三、典型例句

  1. 《尚书·泰誓中》
    “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 形容百姓恐惧如兽角崩塌。
  2. 《孟子·尽心下》
    “若崩厥角稽首” —— 描绘叩首动作的剧烈程度。

四、使用注意

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获取更系统的释义与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办东班荣便乃僝骤储胤词汇学寸莲祷雩鼕鼓厄苦二妃风油精佛地佛逝国伏暑高踞乖易鼓吹部隺料衡岳黄醅鹄书湔裳交通鲸涛旧科卷刃倔奇隽李匡子来路兰英历理历历可辨灵墟灵州利诱马鬃母胎碾磙子泥子偏霸乾腊洽谈室琪琚攘扰冗剧少裆无系声尘叔旦庶祈伺觇踢木彤帏违覆畏缩不前问名向应效颦学步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