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捐项的意思、捐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捐项的解释

(1).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各督抚遇有侵吞捐项之员,自行查明参奏,即免其议处。”

(2).指政府征收的捐款。 许地山 《危巢坠简·街头巷尾之伦6*理》:“他看是个‘街知事’,然而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捐项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捐项”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语境的名词,其核心含义指代“捐税项目”或“捐款名目”。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捐项”由“捐”与“项”复合构成。“捐”本义为舍弃财物(《说文解字》释“捐,弃也”),后引申为赋税或自愿贡献财物;“项”则指条目、类别。二者组合后特指官方或民间设定的捐税条目或筹款名目,常见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文献。

二、词源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卷八:“各项杂派捐项,俱要清楚注簿”,此处指官府征收的专项杂税。近代作家茅盾在《林家铺子》中亦用“捐项”描述民国时期商户承担的苛捐杂税,印证其历史语境中的行政属性。

三、使用场景辨析

  1. 行政语境:特指政府设立的征税名目(如“房捐项”“盐捐项”)
  2. 公益语境:指民间募捐的专项名称(如“赈灾捐项”“助学捐项”)
  3. 历史文献:常见于明清方志、民国档案等公文记载

四、相关词组

五、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717页明确标注“捐项”为历史词汇;《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www.hydcd.com)收录其详细释义及古籍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捐项”是一个历史性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
    即通过捐纳制度购买官职或功名时支付的费用。这一制度在清代尤为常见,例如《清会典事例》提到“侵吞捐项之员”需被查处。这类款项是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之一。

  2. 指政府征收的捐款
    广义上也包括政府以公益、赈灾等名义向民众征收的特定款项。例如许地山在《危巢坠简》中描述“街知事”负责管理捐项,侧面反映了这类款项的社会管理属性。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掰开揉碎百炼钢搬移弁田别眼撑目陈列室驰心村拗大嚼稻稷登山小鲁都要軬带颿樯覆鼎诰箓高卧庚辰攻瑕索垢光熙瓜字初分海邦咶咶慧美机棙进禅竟士峻崄钜子癞癣辽险列臣旅雁美化美室蝥网叛败盼头陪辅剽劲乾象沁入肺腑棋射鬈曲禳田入户弱人审究慎脩食箸蜀中通计熟筹吐喽魏国山河伪命险言谐惬协事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