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各督抚遇有侵吞捐项之员,自行查明参奏,即免其议处。”
(2).指政府征收的捐款。 许地山 《危巢坠简·街头巷尾之伦6*理》:“他看是个‘街知事’,然而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捐项汉语 快速查询。
“捐项”是一个历史性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
即通过捐纳制度购买官职或功名时支付的费用。这一制度在清代尤为常见,例如《清会典事例》提到“侵吞捐项之员”需被查处。这类款项是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补充来源之一。
指政府征收的捐款
广义上也包括政府以公益、赈灾等名义向民众征收的特定款项。例如许地山在《危巢坠简》中描述“街知事”负责管理捐项,侧面反映了这类款项的社会管理属性。
补充说明:
段落1:
《捐项》是一个汉语词语,它表示以物品或金钱的形式,自愿地将财产或资助提供给有需要的人或组织。
段落2:
《捐项》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手部偏旁,右边是金部偏旁。
关于笔画,手部偏旁有4画,金部偏旁有8画,加在一起《捐项》共有12画。
段落3:
《捐项》的源自古代汉语,它是由“捐”和“项”两个字合并而来。
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仍然是“捐项”,没有发生变化。
段落4: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捐的上边是宀构造,下边是目构造,表示通过捐助来帮助人们温暖过冬的意思。项的上边是王构造,下边是工构造,表示捐献给王或贵族的财产。
段落5:
他经常捐款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每个月都会捐献一部分工资给慈善机构。
段落6:
组词:捐款、捐赠、捐献
近义词:捐助、捐置
反义词:接收、领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