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骂山门的意思、骂山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骂山门的解释

[shout abuses] 〈方〉∶谩骂;骂

详细解释

方言。骂,漫骂。 鲁迅 《伪自由书·大观园的人材》:“早些年, 大观园 里的压轴戏是 刘老老 骂山门。”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童年》:“ 潘太太 终于来了,一见女儿昏迷状态,就骂山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骂山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俗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在公共场所或他人门前高声叫骂、发泄不满的行为,含公开挑衅之意。该词源于吴方言,现多见于江南地区口语中,带有贬义色彩。

二、词源与演变

  1. 佛教场所起源

    本义指在寺庙山门前叫骂。古代寺庙山门是分隔世俗与佛境的界限,在此喧骂被视为对佛门净地的亵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2. 社会行为引申

    后泛指在他人门前或公共场合肆意谩骂的行为,强调行为的公开性与挑衅性,如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他竟敢跑到衙门口骂山门"。

三、地域文化特征

作为吴语特色词汇(《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其使用集中于上海、苏南、浙北等地。与普通话"骂街"相比,"骂山门"更突出地点针对性(如特定门户前)和故意寻衅的意图。

四、现代用法示例

五、语义辨析

与"吵架""争执"的区别在于:

  1. 需存在具体被骂对象(个人/机构)
  2. 发生在目标所在地域
  3. 含故意制造公开影响的意图

参考资料

  1.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 许宝华等. 《上海方言词典》[M].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3. 钱乃荣. 《北部吴语研究》[J].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

网络扩展解释

“骂山门”是一个源自方言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该词由“骂”和“山门”组成。“山门”原指佛教寺院或道观的大门(),后引申为公开场合或显眼位置。因此,“骂山门”字面可理解为“在山门前叫骂”,即公开、毫无顾忌地谩骂。

  2. 核心定义
    指无端或无理地当众漫骂,常带有发泄情绪的特点()。例如:“他一大清早就骂山门,八成又有人惹恼他了。”

二、延伸用法

  1. 对权贵的批评
    部分资料提到该词可暗指“指责身份高、地位尊崇的人”(),如鲁迅《伪自由书》中“刘老老骂山门”即影射对上层的不满()。

  2. 方言特色
    常见于吴语等方言区,如上海话中“侬平白无故骂啥山门”表示对无理谩骂的质问()。

三、使用场景

四、注意事项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学出处,可参考、2、5、7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贵哀悴暴弃磻礴不礼层纍常宿抽梁换柱春乌辞味叨窃抵足放眼飞行芙蓉楼刚罫观海归寍挟令绛趺疆土嚼齿搅局胶目交攀蛟鼋径便旌嘉进孰金数就功九隅醵助口彩丽思柳泣花啼沦杂内功婆娑儿裒览葡萄胎愆亢三十六天沈族十八子手戟衰靡说例塾徒司掌痰核縚褐天仙配颓靡尾大难掉萎糜不振魏珠五牸香胶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