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辽隧的意思、辽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辽隧的解释

见“ 辽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辽隧是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名词,指辽东地区的重要关隘或军事据点,最早见于《三国志》等文献。该词由“辽”与“隧”复合构成:“辽”指地域辽阔的辽东地区,“隧”通“遂”,意为边塞要道,引申为险峻关隘。根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辽隧在今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一带,是汉魏时期辽东郡与中原政权交界的战略要冲。

从文献记载看,辽隧在三国时期曾发生著名战役。据《资治通鉴·魏纪》载,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时,“公孙渊使其将卑衍、杨祚屯辽隧”,此处辽隧即指具有防御工事的军事堡垒。现代考古研究显示,辽隧遗址可能包含汉代烽燧遗迹与戍边设施,其地理位置控制着辽河下游水陆交通线,具有重要军事价值。

《汉语大词典》将“辽隧”释为“古县名”与“古战场名”,指出该地置县始于东汉,属辽东郡管辖,后渐演变为地域代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证认为,辽隧在魏晋时期是东北边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名演变反映了古代辽东地区行政建置与军事布防的互动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辽隧”是一个历史地理名词,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辽隧”是“辽队”的异写形式,指汉代至晋代的一个古县名。该名称在不同文献中交替使用,如《三国志》等史书写作“辽隧”,而《汉书·地理志》则记为“辽队”。


二、历史沿革

  1. 设置与废除

    • 西汉时期设置,隶属辽东郡,东汉时被废除。
    • 东汉末年,公孙度(辽东割据势力)复置,至晋代再度废除。
  2. 地理位置
    故址位于今辽宁省海城市一带,是古代辽河流域的重要行政区域。

  3. 名称变迁
    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顺睦”,后恢复旧称。


三、文献记载


四、补充说明

“隧”在此处为通假字,与“队”(音suì)相通,因此“辽隧”与“辽队”实为同一地名。该名称反映了古代汉字书写的地域性和时代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具体文献,可参考《汉书》《水经注》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班八乘北朝遍叠怖遽长春子春态傅羼寒碎火工火迫酂侯嘉叹机床金练君主专制举重夔龙纹老头皮猎靴陋鄙明示秘说鸟穷碰股评産浅耕钱帖乔其纱栖诚轻船轻虑情之所钟曲阁汝尔鋭虑三少舌挢不下涉履伸诉十大家逝止衰序嘶号死寇岁华谈称探使桃雨腾希天长观铜矿通水瓦鳞万签插架万死犹轻嵬然蚊翼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显庆辂消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