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賷助”。资助。《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老汉却是看你们不过,今日賷助你些少本钱,胡乱去开个柴米店,撰得些利息过日子。”《水浒传》第十四回:“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賫助他起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我在京时,有个教坊妓女 苏盼奴 ,与我最厚,他賷助我读书成名,得有今日。”
齎助:送给;资助。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众亲戚齎助一千贯。”
“赍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及用法如下:
古典文学作品
现代网络解释
多定义为“以财物帮助他人”,强调无偿赠与或支持()。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初刻拍案惊奇》等作品()。
《赍助》(读音:jī zh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提供支持、资助帮助他人。
《赍助》由左右两个部首构成:走(走之次)和且(系诸木)。它的总笔画数为16。
《赍助》是由古代的文字演化而来,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中,“赍”表示托运,而“助”表示支持帮助。合在一起形成了“赍助”的词义。
《赍助》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賫助」。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赍助》的古代写法有一些变体。例如,有的字体中,“赍”可能用象形符号表示;而“助”一般为「⿱人攵木」。
1. 他赍助了贫困的学生,让他们得以继续接受教育。
2. 这个慈善基金会赍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赍助的相关词语有:赍粮(提供粮食支援)、赍款(提供资金援助)、赍送(托运送达)等。
与《赍助》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资助、援助、支援等。
与《赍助》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拒绝、绝助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