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厉的意思、感厉的详细解释
感厉的解释
亦作“ 感励 ”。犹言感奋激励。《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挥剑捶马,志气感厉,士卒莫不惮服焉。” 宋 曾巩 《与刘沆龙图启》:“自非土石,岂不激昂。粗知古今,可胜感励。”《宋史·隐逸传下·魏掞之》:“ 掞之 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 明 李东阳 《敦本堂记》:“苟名兹石者,皆感厉奋发,以廉能忠节为天下用。”
词语分解
- 感的解释 感 ǎ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网络扩展解释
“感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 核心解释:指因受到外界刺激或激励而产生振奋、激动的情绪,既包含个人内心的触动,也包含对他人的鼓舞作用。
- 字词拆分:
- 感:感受、感触;
- 厉:厉害、激烈(或通“励”,即激励)。
二、详细解释
- 自我激励:感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如困难、挑战)后,内心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例如:“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形容在艰苦环境中自我激励)。
- 激励他人:通过言行使他人受到鼓舞。如《晋书》中记载苻坚“挥剑捶马,志气感厉,士卒莫不惮服”,即通过行动激励士兵。
三、使用场景
- 文学描述: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强调逆境中的奋发精神。
- 日常语境:可形容因榜样、事件等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他的奋斗经历感厉了无数青年”。
四、注意事项
- 与“感励”的关系:部分典籍中二者通用,但“感励”更偏向明确的鼓励行为,而“感厉”侧重内在激发。
- 现代使用频率:属于较冷僻的成语,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激励”“鼓舞”等词替代。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晋书》《宋史》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感厉(gǎn lì)一词是指对某种感觉或经历极为激动、强烈而产生的剧烈反应或情绪。感厉的拆分部首是“心”和“力”,其笔画数为11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感”和“厉”两个词汇,分别表示感受和严厉之意。
感厉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感厲」。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感厉的古体字形为「溪」 + 「厉」,而「溪」代表了水流的意象,由此可见感厉的含义扩展到对内心澎湃的感受和情绪的表达。
以下是一些关于感厉的例句:
1. 这部电影的精彩情节让我感厉地流下了眼泪。
2. 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感厉地投入其中。
3. 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以应对感厉的挑战。
感厉的组词可以有感动、厉害等。感动强调内心受到强烈触动而产生某种情感反应,而厉害则表示某种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或者程度。
关于感厉的反义词可以是淡漠或冷漠,表示对事物无法产生强烈的感情或反应。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