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曹司的意思、曹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曹司的解释

(1).官署。诸曹郎中职司所在。 唐 白居易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诗:“无復篇章传道路,空留风月在曹司。”《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至一城郭,引入见一官人,似曹官之辈,又领入曹司,聆读元追之由。” 严复 《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

(2).吏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到来日急煎煎的娘亲插状论,怎禁他恶噷噷的曹司责罪紧。”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赤紧的官长又廉,曹司又拗,我便是好令史,怎禁他三徧家取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曹司”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特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官署机构指称 “曹司”最早指代古代官署中的具体办事部门,常见于隋唐时期的官僚体系。例如唐代尚书省下设六部,各部内分设不同“曹司”处理专项事务,如吏部考功司、户部度支司等。《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官署,犹今之科室”,强调其作为行政分支机构的属性。

二、官职人员泛称 在历代文献中,“曹司”亦可泛指官吏群体。《辞源》释为“吏员的总称”,如《资治通鉴·唐纪》中“诸曹司皆受成于上官”的记载,此处即指各级官吏需服从上级指令的层级关系。

三、现代语义转化 当代语境下,“曹司”已基本退出日常使用范畴,仅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和仿古文学创作中。《古代汉语词典》特别标注该词为“历史官职术语”,建议在引用时结合具体朝代官制进行解读。

(本释义参考《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辞源》修订本、《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版等权威辞书编纂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曹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官署机构
    指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尤其是“诸曹郎中”所在的部门。例如唐代白居易诗中提到“空留风月在曹司”,此处指代官员任职的机构。

  2. 吏目职位
    泛指基层官吏或职司人员。元代文献《救孝子》中“恶噷噷的曹司责罪紧”,即指负责具体事务的吏目。


二、延伸解析


三、与其他词汇的关联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参考,可查看上述来源中的唐代诗词及元明戏剧引文。

别人正在浏览...

板牙谄心称王称霸赤口烧城筹筴打道大航呆顿顿玷累風裁富积个辈过度紧张果毅股掌之上和邻宏雅后计会家不忙奸媚揭挑警问进颂戟矟酒悲九间朝殿极网稘月老况帘幕柳翠桥李益疾笼狎帽准麪肥棉衣难止虐疾牛溲马渤飘尘抢掳前情佉楼书人口构成儒关如斯傻瓜省力神卦输液四面碑腾薄填噎童婚捖摩无口匏汙史无昼无夜献款闲燕